誰能料到,一手推動全球化,被稱為「文明的根本要素」的石油,竟然以跳崖式的價格,宣布一個時代的結束。今年的4月20日,美國西德州原油期貨,每桶收盤價「負」37美元,是史上首次跌入負值,等於賣油還要倒貼買家。
除了「負油價」外,4月22日還有另一奇景:約30艘、共載兩千萬桶原油的油輪,在美國加州海岸附近漂浮,無處可去。這兩千萬桶油約是台灣1個月原油進口量。石油公司也哀鴻遍野。CNN引述統計,若油價維持20美元,至明年底逾五百家石油公司將破產。曾幾何時,石油被稱為「黑金」,人類為爭奪它付出無數鮮血與代價,如今卻是賣油要倒貼、海上遍布流浪石油,世界怎會變這樣?
從負油價、流浪石油到油企破產,背後反映的是更大的典範轉移:石油對經濟成長的重要性不斷下降,過去石油主宰經濟的「石油世紀」要再見了!
石油在經濟成長的重要性下降,據麥肯錫計算,2007年石油與經濟成長相關性為0.8,如今降至0.3,「幾世紀以來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間的連結,將開始脫鉤。」
透過商業周刊第1694期封面報導,告訴您:石油世紀,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