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網站、自動服務機以及自動電話系統的盛行,你可以追蹤包裹、管理財物,改變電話費率、計畫旅行行程,還可以購買音樂會門票並指定座位。這些工作以往必須靠人與人的互動才能完成,如今皆被納入所謂的自助經濟體系。

劃時代的自助服務

  自助式服務早在數十年前便存在了。一九一六年,一位美國的企業家在田納西州的孟斐斯開設了第一家自助式雜貨店:超級市場。超級市場的概念雖簡單卻具革命性:購物者走進店裡,自取所需,接著把物品帶到櫃臺付帳。以前是由店員負責把貨物從架上取下來,而自從發明了超級市場之後,換成購物者承擔了店員這部分的工作。

  隨著超級市場之後,出現了自助洗衣店、自助餐廳、自助洗車等行業,基本概念皆同。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電腦成本的降低、加上自動服務機、語音辨識系統與行動電話的激增,自助式服務也提升到新境界。

  例如在網路上購物,店家二十四小時不打烊,不需人擠人,不需長途跋涉,身旁也沒有虎視眈眈的售貨員,這些都是網路購物的優勢。

  已開發國家中,企業將許多服務工作外包給薪資便宜的開發中國家,民眾對此頗有怨言。然而鮮少人注意,其實企業漸漸將工作「外包」給自己的顧客。

  理論上,這是雙贏局面,公司以自助式系統取代人工,不但省下鈔票,顧客對所需要的服務,則獲得更多的選擇與掌控,及更快速的服務。

  甚至有人把自助式服務對服務業產生的影響,類比為大量生產對製造業的影響,使得服務可以便宜且大量地供給。自助式服務系統改變了許多行業執行業務的面貌,這型態在未來將更廣泛地利用。

自助式服務的風險

  如此一來,把自助式服務延伸至其他的領域,是否也會成功?

  答案是不盡然。自助式服務如果做得好,則對公司與顧客皆有利。否則,將會激怒顧客,同時讓顧客與公司疏離。顧客之所以使用自助式服務系統,條件是系統本身設計良好,而且讓顧客容易使用。

  為了節省成本,許多公司故意讓顧客很難跟服務人員聯絡,但是他們的電話或網站自助式服務系統未必能面面俱到。特別是當顧客想要知道答案,或者想要解決交易的相關問題,自動系統通常無法滿足顧客需求,使得顧客不願再與之繼續往來。

  自助式服務開始萌芽的領域,問題較少,因為怒火中燒的顧客總是可以把生意帶到別處去。如果每一家銀行都採用讓顧客找不到服務人員的自助系統,氣憤的顧客就會選擇其他銀行。因此,有些公司以提供有服務人員的電話理財吸引顧客。

  方便之餘,顧客相對的將付出更多的服務費。如:旅行業者提供優惠價格給網路購票的顧客,以傳統方式購票的顧客則必須付較高價錢。

  另一項反自助式服務的論點是:公司可以省錢,顧客不見得可以節省時間。

  最好的情況下,自助式服務的確為顧客省下寶貴時間,如在機場使用自助式服務系統取得登機證,或在快遞公司的網站上追蹤包裹,要比在機場大排長龍或打電話問包裹下落來得快速。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工作轉嫁給顧客時,也會讓顧客懷念傳統的人性服務,這因素下讓能提供一次解決購買問題的專門店(如旅行業)有生存的機會。

自助式經濟仍需顧及平衡

  種種情況顯示,自助式服務系統自有其限制。那些把自助式系統推到極致,或者以不恰當的方式使用的企業,會被顧客厭棄。因此,業者必須在自助式系統與傳統的服務方式中取得平衡。

  自助式服務系統要能發揮最大功效,必須是顧客使用設計良好的系統;自助式系統要能激怒顧客,也必須是顧客被迫使用一個糟糕的系統。畢竟,自助式服務系統不能取代優良的服務品質。

(本文整理自李佳珍主持 每週三08:00-09:00播出的「展翅上騰-未來大觀園」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