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崛起的黑海港城

  她曾經是歐洲的香港,是俄羅斯帝國廣大內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忙碌的進出口貿易使它異常繁榮。沒有一個歐洲城市像奧德薩,烏克蘭濱黑海的港口一樣,快速且自信地抓住十九世紀早期的商機。

  一八一九年,就在建城二十五年之後,俄羅斯宣佈奧德薩為自由港。當時奧德薩的居民超過三萬五千人,城裡有教堂、女子學校、商業法院、歌劇院與劇團。

  同時也揭開奧德薩黃金歲月的序幕。然而半世紀之後隨即落幕,即使奧德薩的致富傳奇仍廣為流傳。

  它的繁盛主要來自於出口俄羅斯的穀物到歐洲,不到十年間,自一八六零年代中期至一八七零年代中期,俄羅斯的穀類出口優勢喪失殆盡。因為更便宜且更優質的美國小麥,在一八六五年美國內戰結束後,湧入歐洲市場。在一八六七年到一八七三年,英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穀物滑落一半,而從美國進口的則增加三倍。

  一八七零年代,從莫斯科往奧德薩所鋪建的鐵路,反而使奧德薩雪上加霜,因為其它的黑海港口能更有效率地與奧德薩競爭。結果奧德薩的主要釀酒廠破產,銀行紛紛倒閉。到一八七零年代中期,那些仍然來奧德薩想撈一筆的人,只能睡在街上的木桶裡。

 

  歐式建築展現繁華風貌

  如今,普林摩爾斯基大道,奧德薩的濱海林蔭道路,仍然體現黃金年代的風貌。路旁的金合歡樹,最早由奧德薩一八零三至一八一四年的總督從維也納進口,為了減少街道上的塵土飛揚,而免費分發給居民種植。

  大道之南面向黑海,北側則是十九世紀奢華建築的集錦,從希臘式灰泥建築到摩爾式的威尼斯風格建築,應有盡有。

  大道西端的哥林多式圓柱建築,曾經是證券交易所,在一八二九年由薩丁尼亞建築師玻佛所設計,如今是市政廳所在。

  大道東側盡頭的宮殿,為奧德薩第四任總督沃隆佐夫所建,充滿新古典風格,可惜未妥善維護。沃隆佐夫總督的父親曾任俄羅斯駐英國大使,姊姊還嫁給潘布羅克伯爵,而且據說總督的妻子與俄國名詩人普希金有一段情。

  從普林摩爾斯基大道中段的一個小型廣場開始,聞名全球的階梯往下延伸至黑海。此一階梯亦為玻佛設計,有一百九十二步階與十處平台。奇妙之處在於,從上往下只看見平台,而從下往上只見步階。

 

  電影取景的波坦金階梯

  俄羅斯名導演艾森史坦在一九二五年來到奧德薩,拍攝一九二零年反對沙皇政府的叛亂事件的鉅片「波坦金號戰艦」時,識得此座階梯的戲劇潛力,選為該片衝突的高潮的背景。

  波坦金號戰艦上的船員拒絕遵守上級命令,不願向岸上的罷工工人開槍,主要是烏克蘭人的船員們於是起而反抗並控制了戰艦。

  在片中,奧德薩居民為支援叛亂份子而聚集於階梯上,而遭到大屠殺,而一個嬰兒在手推車裡,從階梯上衝撞摔落而下,成為電影史上有名的一幕。一九五五年,這座階梯改名為波坦金階梯。

  如今來到奧德薩的遊客卻很難想像電影上的這一幕,因為階梯通往黑海的方向,被一九六七年建造的大型醜陋的客船停泊站擋住去路,幾年前一旁增建的飯店更減損波坦金階梯的美感。

 

  交通物價使觀光客卻步

  客船停泊站的遠方則是貨船碼頭,一如蘇維埃時代般繁忙,將俄國石油橫運黑海到歐洲。但是觀光業卻衰退無力,徒有美麗的海灘,奧德薩對外交通不便,設施不完善,價格不便宜,卻保有蘇維埃時代的作風與氣息,因此在吸引旅遊團方面,很難與土耳其或賽普勒斯競爭。
在夏日觀光旺季,一些大型西方郵輪以及許多較小型俄羅斯郵輪來此停留。

  但是即使在去年,自蘇聯解體後觀光業最興盛的一年,奧德薩的觀光客也只有二十年前的四成。觀光客造訪雖然足夠奧德薩熱鬧一夏,然而隨著冬天來臨,黑夜漸長,昏暗稀少的街燈映照下的殘破街道,讓市區的歷史建築顯得陰森無生氣。

  奧德薩市長認為市政問題在於:預算過少,公共服務品質也到了極限,很多歷史建築都需要維修。

  然而,奧德薩市政並非一無是處:失業率低,工資比烏克蘭首都基輔來得高,而且一些外國投資正進入奧德薩。

  奧德薩市長認為該市的經濟繫於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密關係。自從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奧德薩在政治上雖然百分之百烏克蘭化,但是超過六成的經濟仍然透過貿易投資與俄羅斯直接連結。

  官方說法如此,實際上奧德薩是歐洲的毒品轉運站之一,黑道力量的深入使得治安惡化,觀光客卻步。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