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惠 在哀傷中看見上帝

「以前陪伴家屬面對親人過世時,我無法真的體會那種『緊緊的痛』,直到看到先生冷冰冰的遺體,腦海只想要抓住他,跟他一起死,…這才真正體驗死者家屬胸悶、心痛、食不知味的感覺…」

1999年初,夫婿因為車禍突然過世,讓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台北總院院牧潘美惠首度嚐到失去至親的撕裂痛苦。2006年春天,母親因癌症過世,她失去生命的榜樣、傾訴的對象、依戀的懷抱,又如同左手失去依附的右手,悲傷難過再度如撲天蓋地席捲而來…。

雖然如此,隨著時間的移動,她終究重新認識自己,也看見上帝的手扶持著她。

從質疑、信任到全然跟隨

以《面對死亡—臨終教牧關顧》論文獲得美國台福神學院博士學位的潘美惠牧師,是第四代基督徒,小時候以為人生順境是理所當然,可是好景不長,小學畢業前夕,右手中指被毒蛇咬傷,錯誤治療導致昏迷一天一夜,幾乎斷送生命,最後在母親的禱告中,僅中指失去一截,生命得以保全。

也因為如此,讓原本活潑充滿自信的女孩,變成消極、失望、埋怨、掙扎痛苦、失去信心,國高中六年,不斷質疑上帝的愛,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高中畢業前夕,她參加教會舉辦的退修會,透過講員講的主題—十字架的犧牲和救贖,她第一次體會主耶穌的愛,及祂為了拯救人類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在寶貴的救恩前,她謙卑承認自己驕傲、自私、怨天尤人等等的罪,並將生命獻上願意終生跟隨。

二十一歲那年,她被呼召到故鄉南投縣魚池、日月潭兩間長老教會當囑託傳道並兼辦幼稚園工作,因為年輕、經驗不足,唯恐不能勝任重職,於是拒絕上任。沒想到這時,妹妹因為腦瘤左眼失明,群醫均束手無策。站在病床前,她深感人的有限與脆弱,祈求上帝施展大能,使妹妹不用開刀就能痊癒。在教會發動禱告關心下,神蹟發生,妹妹重疾果真不動手術而獲得醫治。

她終於服氣的放下一切憂慮,重回神呼召她的服事崗位。然而兩年下來,壓力導致身心靈虛弱,正想打退堂鼓時,芬蘭來的宣教士鼓勵她重新面對上帝為她打造的人生計畫;1979年她拿起信心回應上帝的呼召,進入台南神學院神學造就的學習和裝備。

體察臨終關顧重要性

1985年拿到道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到彰化縣的梧鳳基督長老教會擔任傳道,雖然這教會人數不多,為了讓更多的鄉親認識上帝,她開辦幼稚園,舉辦教育、文化、家庭、健康專題講座和宣教活動。

親鄉對醫療知識不足,身體感到不適時只是到藥局拿藥服用,直到發現病情時已經病入膏肓。這五年她體會「生病、臨終與面對死亡的危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成為她進入醫療傳道服事職場的主因。

離開梧鳳教會,她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院牧,從「生、老、病、死」人生四大問題看見人的軟弱與無助。病患與家屬的眼神流露出痛苦的吶喊和期待得醫治,潘美惠從心中發出的感動與憐憫,不斷催促她要快點把上帝的愛、關懷與醫治帶給他們。

陪伴病患與家屬時,看見人死亡前,有許多恐懼、失落、憤怒…,他們的心情急需更多的人投入關懷,牧會關顧臨床教育(簡稱C.P.E.)是需要人投入開發的領域。因此再度赴美國台福神學院進修,並以臨終患者與家屬的教牧關顧為論文撰述,期待以此服務鄉親。

放手交託讓上帝介入

1997年她在美國台福神學院拿到教牧學博士學位,返台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工作。1999年1月,夫婿外出辦事,被左後方汽車衝撞倒地身亡,突然來的噩耗讓潘美惠不知所措。

「以前陪伴家屬面對親人過世時,我無法真的體會那種『緊緊的痛』,直到看到先生冷冰冰的遺體,腦海只想要抓住他,跟他一起死,…這才真正體驗死者家屬胸悶、心痛、食不知味的感覺…」潘美惠親身經歷親人過世是如此痛苦,然而這只是噩耗的開始。

夫婿是印尼華僑,她通知印尼親人死訊才知道夫婿曾結婚,與前妻育有一女。這件事不僅使她的牧師身份蒙羞、被同事誤會,棺木要被送去火化時,她抓狂的大喊:「×××,你給我起來!不要一走了之!」

集悲傷、憤怒、羞辱於一身,她真想隨夫婿死去。

之後,在病房探望女牧師的先生—因被狗咬傷而住院的時候,內心很生氣和不平,開始向上帝抱怨,為何丈夫過世前連一個晚上都不給她照顧,難道祂是一個不可理喻的上帝嗎?同時,連續處理三個月的車禍賠償官司,對方都不理睬,最後只願賠償八十萬。她想一條命怎麼只值八十萬呢?

「上帝!?想怎樣就怎樣好了!」她不斷質問上帝究竟她哪裡做錯了?人生怎麼會這樣?憤怒不滿的情緒、無法掌控的情況,幾乎摧毀她,最後索性放手不管。當時是四月底,她已經精疲力竭,終於放手學習交託,沒想到她一放手,上帝就介入在她的生命中。

在一個訓練會上,她放聲大哭,才知道自己悲傷、憤怒的情緒需要出口。在那個訓練會後上帝有一系列的預備和帶領,預備一位義工的先生—林先生,他瞭解情況後極力協助她爭取合理的賠償,在接洽肇事者時,發現他的父親就是林先生以前的司機,以致於能在很短的時間以三百多萬元達成和解。

這些經歷,讓她知道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祂允許人合理發洩情緒,應允只要願意把一切問題交給祂,一定會有合理的答案,上帝的應許:「我離棄你不過片時,卻要施大恩將你收回。」(聖經以賽亞54:7)

2005年底,潘母黃瓊慈(基督教聖恩家具、東山基督長老教會創辦人)因為口腔癌住進安寧病房,2006年4月過世。雖然是早有心理預備,向來與母親關係甚親的潘美惠,仍然承受不住再次被擊倒。

當時,她忽略自己也需要人的安慰與幫助,更需要可以依靠哭泣的膀臂。仍強打起精神、按耐住悲傷的情緒,以牧師輔導的身份幫助父親與手足走過悲傷。沒想到三個月後她生病了,脊椎長骨刺導致脖子無法轉動。上帝安排她接受治療,才知道母親對她如此重要,母親的死讓她萬念俱灰有憂鬱症狀。

那時她在醫院帶領主日聚會中,看到一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患參加禮拜,當下馬上意識到如果不接受治療也會像他一樣,於是不再堅持做女超人ㄍ一ㄥ下去,決定放下驕傲,把一切悲傷、焦慮…等情緒交託給上帝,打電話給父親回家享受家人的照顧與安慰,同時接受整脊治療,身心靈終於康復。

祂參與每個階段瞭解每個痛苦

「人生是苦難與眼淚的組合,是一連串重複得與失的過程,也是痛苦與創傷的累積。苦難與痛處的背後主腦者是誰?」潘美惠曾如此問。

上帝帶領這位經常在病榻旁安慰病人與家屬的牧師,走過生離死別的悲傷痛苦後,重新認識生命是短暫有限的,人不過是塵土、是軟弱不堪一擊的,雖然如此,祂讓人的悲傷情緒有出口,並在其中明白祂的美意,「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流淚撒種,必歡呼收割。」潘美惠說,經過這些事後開始去面對自己的問題,雖然當時沒有答案,但上帝已給合理的答案。回首走過的生命歷程,她知道上帝沒有離棄受苦的人,更看見上帝奇妙的恩手一路牽引,幫助人脫下偽裝的面具,經歷來自祂的安慰、見到祂的奇妙作為。

她說,當沒有勇氣走下去時,上帝預備一群天使陪在身邊,似乎凡事都在上帝的安排中,因此再看上帝所安排的苦難時,只用一句話形容最貼切:「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

就她而言,能真實傳達來自上帝對苦難的體會與對受苦者的安慰,因為愛我們的上帝參與在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我們所受的苦,祂都明瞭。

圖說 家人是支持潘美惠最大的力量 潘美惠與夫婿(中)、母親(右)



(本文整理自林凱沁主持,每週五08:0509:00播出的「展翅上騰---快樂送到家」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