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水故事

濁水溪,

神奇的土膏

應靜怡(佳音電台「聽台灣水的故事」製作主持,留美環工碩士,資深媒體人)

 

濁水溪,位於台灣中部,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廣大,自古文獻記載其難以治理,河道屢次改變,經常水患,也造成數百年來的族群遷移與聚落變遷,有如台灣地理、政治、文化發展的一個代表縮影。

 

濁水變清 將有大事?

顧名思義,濁水溪特色就是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然而,濁水可能變清嗎?就在2017年二月,某一河段的濁水真的變清澈了,急忙追溯歷史,發現這算是第四次,因此不少民眾憂心「有大事發生」,然而這也並非完全迷信,因為遠在清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彰化縣志》中就曾記載,「水色皆黑,土人云(意謂:當地居民說),水清則時事有變。」

濁水變清的確是百年難得一見,而上游降雨變少,水流減緩,沙泥有機會緩沉,應是主因之一。或許也正如此,意味自古人們從觀察大自然的變化中,去發現一些較大、較明顯的異常狀態,好能夠去了解需要提前準備因應的方向與事物,甚至包含大眾心態上的調整,也難怪自古居民會憂心大自然有「大」變化,意表將會有「大」事發生。

 

清水好?濁水好?

自古濁水確實帶來些許不便,例如早年受僱下河的工人,為避免衣褲纖維卡上俗稱「濁水膏土」的細砂土,只能整日赤裸下水工作,以免清洗不去的「土膏」或「黑泥」毀壞了衣物。另外是「揚塵」問題,尤其冬季季風強勁,加上枯水,致使漫天風沙,鄉鎮一片霧茫茫,百姓一群心慌慌。

治塵行動可遠溯至日治時代的防風林培育,然而不論之前或目前水利機關以造林搭配防風攔沙籬,都無大用,就算政府啟動宣導,呼籲減少外出、戴口罩,並執行「揚塵計畫」,沿途灑水等等,都只治標,效果有限。所以沿岸居民百年來飽受風沙之苦,「呷飯配沙」儼然如無奈中的習以為常。

然而濁水的好處也數算不盡,例如去年十二月所提出的全國首創「黑泥」認證概念,希望更珍惜彰化溪州鄉「黑泥之鄉」之美名,打出「濁水溪平原的恩賜」產地認證,讓社會大眾更多、更易購買產地標章的農產品。

許多人說,沒喝過濁水溪的水,也絕對吃過濁水溪的米。沖積扇被稱為「台灣穀倉」的原因就是濁水帶來砂土,沉積後成為「肥土」做田底,種植出名聞國際的米糧蔬果,例如最被熟知的「西螺米」或稱「濁水米」,或其他入選「好米」競賽的各類各色米,還有一些蔬菜瓜果也頗負盛名。帶來如此大的農利與豐饒,都是「濁水」的功勞!

 

濁水膏土 可能流失?

年前為了經濟建設,使當地農民與環保團體擔心「濁水膏土」是否終將流失?害怕「烏土變黃金」當中的黃金會消失,因而引發爭議。這當中,環保與經濟,熟輕熟重,不是一朝一夕的拉扯,也不是堅持令環評案一再延宕就可解決。而是當我們珍惜水資源、水歷史、水故事、水環境,就能夠理解不是將所有「水」變成「金」就是上選,如果只把水權放給「可能最高獲利」單位或個人,終將因短利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那是所有在這島上的人,甚至世世代代都付不起的代價。

 

謙卑感恩 開啟對話

然而,開發與保護之間,有沒有平衡點?肯定是有的。就如同大自然提供給我們清水,就有清水的用法;而濁水,也有濁水得天獨特的優勢。只是要如何跳脫「水變金」的框架,多一些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人與大自然的對話,就看我們把它看的有多重、或有多輕。

回溯尚有記載的水歷史,人們試圖「馴悍」濁水溪也已經三四百年了,到如今,濁水溪依舊存在著當年「野溪」的性格。或許在這幾百年間,人們願意去學習更多的謙卑,更多的感恩,就能了解如何開啟友善的對話,與人,也與大自然。

 

(本文摘自佳音電台與國際水利學院聯合製作「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三月主題「細說從頭-濁水溪」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