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水故事

高美濕地人氣高

應靜怡

 

溼地, 一個聽起來不太浪漫的名字,事實上也曾經不受歡迎,認為它阻礙了發展與建設。但是如今,它是全世界認定的珍貴「資產」,可比擬為一顆明珠,或可比喻為下圍棋時,當四面被圍堵,能讓棋子活下去的「那一口氣」,甚至是整盤棋的勝負關鍵。

溼地的定義,簡單來說,指的是陸地與水域間,全年或間歇被水淹沒的土地,包括內陸濕地和沿海濕地。其中「沿海濕地」包括海岸沼澤、泥質灘地及紅樹林沼澤等,隨著海洋潮汐運動而存在,而高美濕地就屬其一。

 

高美濕地的意外誕生

美麗的高美濕地,是全家遊玩的理想地方,位於大甲溪出海口南岸,從臺中港北側防風林區以北至出海口,沿岸全長約3.5公里。回顧歷史,清朝時期稱為「高密」,可能是當時的海灘深度可以將撐船的竹竿整支吞沒下去,藉由台語發音「高」與「竿」雷同,而「密」則有「淹沒」的意思。

日軍佔台之後,將此地改稱高美,1932年設置經營高美海水浴場,當時遊人如織,依賴昭和巴士載運觀光客。抗戰勝利後,為了彌補桃園縣白沙岬燈塔與澎湖群島北端目斗嶼燈塔之間,長達一百浬海域,沒有明顯標誌指引船隻航行,遂在1967年在高美興建燈塔,採用了英國式庭園設計,八角形紅白相間,非常特別。

不過,今天大家熟知的高美濕地,卻和上述美景無關,而是來自於十大建設中的臺中港。當年建港時,為了阻攔大甲溪河砂流入港口,臺中港務局在河口設置了攔砂堤,但是河砂卻意外停留在高美海水浴場,後來日漸淤積,使海水浴場功能逐漸喪失,遊客也逐日稀少,最後在1976年黯然關閉,從此它從美麗熱鬧走入沉寂荒涼,至少二十幾個年頭。沒想到,「生命找到出口」,這些淤積的泥沙,具有河口感潮特性與豐富的有機質,在沉寂多年之後,經過自然演替調適,逐漸形成多元棲地型態。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提供了雲林莞草等植物良好的生長環境,這些植物除了淨化水質以外,並吸引各類螃蟹、招潮蟹、彈塗魚、貝類、鹽地鼠尾粟、沙蠶等來此,共同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食物鏈,並且還吸引了眾多野生鳥類、候鳥。

可惜在1996年,海渡發電廠決定在此地興建,造成巨大威脅。當局為了興建,將臺中港前數萬棵木麻黃防風林砍伐殆盡,當地居民不捨樹海,又對強烈海風、可能的汙染十分不滿,於是加入環保人士行列,一同反對興建。而危機也是轉機,由於這些活動,反而讓當地民眾更多了解自家門前的溼地,並且加入濕地保護運動。四年之後,開發案被取消,溼地也終被完整保留下來,「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終於在2004年由農委會公告劃設完成,並於2007年獲列為國家級濕地。

高人氣帶來傷害

然而,盛名和美景,也帶來了新的危機。每逢假日,眾多遊客戲水抓蟹,開車騎車進入的更大有人在,甚至有歌星拍攝MV,潑汽油、燒鋼琴,或是旅遊節目大玩滑沙板,而這一些脫序離譜行為,不僅干擾候鳥覓食,也影響了瀕危稀有植物的生長棲地,驚擾了動物與其他遊客。後來還有工廠漏油排入溼地,汙染環境。

近年來市府開始限制在此可進行的活動,並設管制區和棲地棧道,希望遊客用正確的方式親近生態。同時相關單位也整修了燈塔建築,並在高美濕地官網提供詳細的潮汐、日出日落、生態資源、交通等相關資訊,增加參觀濕地的便利性,同時為居民創造觀光收入。

 

重要一哩路

如今高美濕地擁有豐富健全的生態系統,並保留臺灣珍貴特有種,這些保育成就的背後,實在凸顯當地居民學會共享的價值,體認︰自然不是人類獨有,其他物種也應該享有生存的權利。而當人願意與生物共享這自然環境,付諸行動,並取得平衡,就是邁入「宜居」地區的重要一哩路,也是讓人類可以繼續走下去的關鍵。

 

(游進裕、應靜怡主持的「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台北FM90.9每週六0900-1000、宜蘭FM90.3每週六1100-12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