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資管學系教授兼EMBA電子商務學程召集人楊建民教授(簡稱楊),日前接受俞國定(簡稱俞)專訪,暢談EMBA與台灣數位創新發展的前景,以下是兩人的對話摘要

 

台灣企業高階經理人的終身學習

 

俞:

為何亞洲國家特別熱中接受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教育(簡稱EMBA)?


楊:

因為亞洲人重視教育,企業家年輕時沒有機會接受好的教育,等到事業有成後,希望藉由課程提升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彌補過去尚未獲取高等學位的缺憾。學員們係來自各行業成功企業家,他們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同時把困難與挑戰帶到課堂裡,經由同學們各個不同的觀察以及具管理理論訓練的老師,共同討論並提出解決的方案,建立個別事業系統的管理原則與知識;就如同打通任督二脈般,能讓日後帶領企業更加順暢。


俞:

的確如此,我過去擔任主管時,總覺得自己擁有的那本企管教科書似乎遺漏許多重要的章節,工作十幾年後,重回政大念EMBA,把遺漏的章節補足。透過系統教育後,人生的燈泡一個個被點燃,過去做很多事情不知其所以然,經過系統教育後恍然大悟,讓自己更通達。難能可貴的是,有機會接觸各產業界的朋友,人生的視野擴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看問題的角度都大大提升,與許多成功企業家在一起分享知識、交流經驗的平台,多元而豐富。


金融海嘯後,EMBA教育的反思

 

俞:

經過金融海嘯後,有人重新檢視EMBA,發現過去引用的個案所構建的系統已經崩解,因此EMBA思考下一步應該學什麼?


楊:

以往MBA的教育會讓一些剛畢業沒有經驗年輕的學子傾向於急功近利,往往擴大運用槓桿原理,把泡沫吹大,擴張虛的部分稀釋實的部分,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後,我們已經開始反思MBA教育所造成之問題;而EMBA教育則不然,其能去虛存實,讓真正有人生經驗的人來念EMBA;同時加強人文素養和企業社會責任,建立學生新的國際觀與創新的思維,政大EMBA以國際、人文、科技、創新當作核心;把格局放大、視野拉高,能取之社會回饋社會。因為,好的企業不是從生態系統中去掠奪資源,而是利用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回饋給社會。


變化多端的數位科技創新與運用

 

俞:

楊教授請談您最專精的數位科技的創新與運用。


楊:

「數位創新」意指把數位科技透過創新的運用,改變生活習慣與方式以創造新價值的機會。台灣所熟悉的電子資訊產業是數位科技的一項,包括軟硬體與服務科技,如何讓冷冰冰的科技應用在生活上就是創新。例如在紐約的PRADA婦女服飾精品店試衣室的鏡子,能呈現360度的影像,提供消費者嶄新的體驗,這不是普通的鏡子,而是由LCD面板創新研發的服務科技,是軟硬體結合的數位創新運用。


俞:

有一家分眾媒體,專門在電梯內放置能播放廣告的面板,讓電梯變成媒體,能向廣告商收錢,後來演變成提供大樓免費裝電梯,由媒體公司主導面板內容播放權,使媒體的價值超過裝設電梯的費用,使得傳統固定的形像,因為創新價值產生新的變化。


楊:

創新的邊界、形狀、規格、角度是模糊會改變的。將不同的東西整合一起,也能產生不同的創新。數位因為變異容易,比實體更容易加速創新。日本設計一款裝了晶片卡的手機,在裝了感應器的商店使用,可以刷卡提供小額付款。因此,日本銀行一覺醒過來,發現他的競爭者不是隔壁的銀行,而是能提供支付功能的手機公司。面板再創新,能讓單向播放廣告的面板變成觸控互動,繼續延伸後變成銷售的平台及遠端通路,就能在上面登廣告或訂貨,從自動販賣機或宅配取貨。因此,數位科技創新商機無窮。


金融海嘯後的電子商務新契機

 

俞:

最近電子商務非常熱門,創造許多達人,為何會這麼蓬勃發展?


楊:

實體的經濟通常需要較高的運送成本,但是金融海嘯後,降低成本變成重要的因素。宅經濟是用傳播取代傳輸,透過網路的溝通減少實體交通的成本,新流感發生後,大眾盡量減少外出與人接觸,使得宅經濟更加蓬勃。過去最大的困難是讓人接觸到你的產品,當網路蓬勃發展後,銷售曝光機會增加,只要經營得法、產品佳、價格優,成為產品達人的可能性增加。


俞: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產生另一種現象,就是興趣社群加速結合,如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研究美洲的歷史文化的「美洲研究」期刊,他們利用facebook把對此有興趣的人名都掛在上面形成社群,藉此凝聚,降低聚集的成本,讓興趣社群找到發展的機會。


楊:

以往有些書無法出版或事業無法經營,主要原因是規模不夠,數位科技可以把市場變大,可以接觸全世界不同的市場,能夠出版類似的書及發展新的事業。因為新工具時代來臨,我們的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透過電子商務找到同好、創造新的價值。因此,數位科技的運用創新與組合,能創造傳統商務無法提供的全新效果與價值。


(本文整理自俞國定主持,每週一08:05-09:00播出的「展翅上騰—魅力學習看見未來」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