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瑜、莊惠年、慕真  專訪

編輯室  整理

 

《媽媽的喜歡》/ 啞歌 創作譜曲

1、小小時候,有好多喜歡!喜歡問山是怎麼綠的?

喜歡問海是怎麼藍的?還有那星星是誰家的流螢?

祇有媽媽說:「傻娃娃!山是因為希望而綠了;海是因它的理想而深藍;

星星是夜神最美麗的眼睛。」

長大後我才明瞭,媽媽只有一個喜歡-

喜歡她兒女能在愛中成長茁壯,有踏實的人生。

這樣的喜歡是豐富的愛,遠綠過青山;深藍過海!

2、小小時候,有好多喜歡!喜歡聽風是怎麼笑的?

喜歡聽雨是怎麼哭的?還有白雲為何在天空流浪歌?

祇有媽媽說:「傻娃娃!風是因為你乖才笑的;雨是因為你愛鬧才哭了;

白雲有藍天做最美麗的家。」

長大後我才明瞭,媽媽只有一個喜歡-

喜歡她兒女在困苦中堅強喜樂,勇於面對人生。

這樣的喜歡是完全的愛,比春雨滋潤;較春風暖。 

  藝名「啞歌」的鄒昌富,在舞台上對著台下三千多位觀眾,拿著吉他彈唱自創曲《媽媽的喜歡》,眼睛忍不住淚水模糊,坐在下面的鄒母亦感動的淚流不停,母子間的裂痕頓時消弭無形。

   

****

    鄒父年輕時隨政府來台定居花蓮,娶妻生下四個孩子,因嗜酒好賭又嚴苛易怒,經常對著妻兒吼叫,夫妻和親子關係、家庭經濟等始終處在緊繃狀態。

鄒昌富天天黏著媽媽,以轉移對父親既愛又恨的情愫。知道媽媽喜歡聽流行歌曲,特別寫信到電台點歌給媽媽聽。最後媽媽還是無法忍受父親的施虐,選擇拋夫棄子離開家。半年後,打算與母親復合的父親,在一場婚宴醉酒後的車禍中身亡。

    一個父母原本於仳離半載後意欲復合再婚的日子,未料竟成為我們作兒女的黑色夢魘與哀歌。身為長子的我,於次日親手盍上父親的雙眼,也親眼目睹他在焚化爐中化為灰燼……,從此我失去永遠不再能愛不能恨的父親!而那一天,正就是民國五十五年的母親節。」

那年鄒昌富十三歲,剛升上初一,大姊剛升初三,下有個兩個年幼的弟妹。兩年後,母親帶著下面的兩個弟妹嫁為人婦,他和姊姊則被在花蓮師範學院教書的養父收養。他說,當時母親的出走與改嫁是意味著背叛鄒家,是無法原諒並接受的事,他對母親的愛被不諒解與恨意深深取代。

   

****

  鄒父擅長吹號並一手木工巧藝;鄒母喜歡美術,鄒昌富遺傳父母的藝術天分,對美物充滿濃厚的興趣,一心想投考藝專,後因家庭變故及逃避現實與自己,高中聯考放榜後選擇進入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現在的中正國防預校),走一條與個性喜好完全相反的路

從預校到官校七年,除了文武兼備的軍事教育,涉獵文、哲、心理類書籍,加上寫詩、彈吉他,生活充實多采。然而人際關係不佳的他,在團體中越來越孤獨寂寞,對生命產生困惑不解。

   

「因為文學的風花雪月不能滿足我,哲學中的思辨推理不能激勵我,甚至心理學也不能剖析我的內在問題。」為了找尋生命的答案,他接觸命理、卜卦與玄學。驕傲又脆弱的他,想靠自己闖出一條活路,聽到人傳基督的福音時,他不屑的拒絕。

內心對母親的「背叛」耿耿於懷,因此母親帶著妹妹南下考試順道來看他時,他除了客套的陪母親走完一圈校園外,什麼也不說,甚至連「媽媽」都不肯叫,讓母親傷心離開。

他說,當時以為自己爭贏了什麼,執意以形同陌路的冷峻姿態來折磨母親,讓同樣是婚姻受害者卻又被父親冠上「拋夫棄子」的母親,一生愧疚!

同年,視他如己出的義父因罹癌症病危,再次面對生離死別,鄒昌富整個心都碎了,深刻體會人的愛和錢財無法救人脫離死亡。他頻頻哭喊「為什麼?為什麼?」之外,別無他法。

病床前,義父平靜的伸出瘦弱的右手示意要他到床邊,透過旁邊基督徒的解說,才知道義父要為他祝福禱告「孩子!願你有一天也能相信我所信的基督耶穌,祂將永遠賜福給你!」這是父親死後鄒昌富最悲痛的一天,也是他接受最美及最大祝福的一天,他答應願意相信義父的神。

 

****

民國六十五年,義父過世,及來了又去的淒美愛情,讓鄒昌富徹底崩潰,導致舊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復發,在他畢業前夕,二十三歲生日的第二天,不得不離開官校,軍官美夢亦破滅。

    他住進台大醫院,十二指腸及三分之二的胃被切除,病痛中遇到幾位傳福音的朋友。他們盡心竭力的幫助他,為他哭泣流淚禱告,這種從沒見過的愛深深打動了他冰冷的心,也把他帶到了義父的神耶穌基督面前,人生從此改變,並在六十六年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

那時媽媽來醫院探望,對眼前熟悉卻又陌生的女人,怎麼也喊不出一聲「媽」。傳福音給她的教會姊妹拿了一張書籤,上面寫著「你可以懷疑星星是火,太陽是月亮,亦可以懷疑真理是謊言,但千萬不要懷疑你媽媽對你的愛。」暗示母親對他的愛永不改變,鼓勵他要饒恕母親。
   
出院後母親接他回家調養。那三年神熬煉他,明白人無法靠自己走出心靈的枷鎖。明明心裡願意饒恕母親,感情上卻走不出來。然而,當基督的愛一天天的滿足彌補過去缺乏的愛後,他終於能放下仇恨,創作獻給母親的歌。

 

****

鄒昌富輪廓深邃、皮膚幽黑。讀預校二年級時接觸吉他而樂在其中。但從決志成為基督徒後,卻渴望扮演一名福音歌手。他憑著對音樂創作的熱愛,及習染於養父文學素養的薰陶,在校園民歌風行的年代,寫曲填詞,以藝名「啞歌」參加新格唱片公司舉辦的第三屆「金韻獎」比賽,在1470個參賽作品中,他以創作曲《畫意》於最後十名決賽者中榮獲並列前三名的優勝。

之後他游走各校園、民歌餐廳、音樂教室之間,或偶爾受邀上電視台打歌。不久在丁松勻神父主辦的民歌演唱會中,他以《媽媽的喜歡》創作曲征服在場三千多位觀眾的心,受邀參加的鄒母、繼父和姊姊,眼淚流不停。

《媽媽的喜歡》詞曲優美,從孩子的眼光看到媽媽的愛,被編入國高中音樂教材,深獲學生喜愛。某次他到嘉義民雄的協同中學演講,八百多位學生主動唱這首歌給他聽,讓他意外又感動。

 

****

民國六十九一場於國父紀念館的民歌演唱會後,鄒昌富正式告別歌壇,加入基督教主恩合唱團,在海內外演唱傳福音並持續創作。

民國七十五年他來到新竹,在教會擔任傳道人,並與一群基督徒朋友創立「新竹市風愛社」,到安寧病房、醫院、監所、學校傳福音,並在多所大學、高中教吉他和音樂。前新竹市長蔡仁堅借重他的音樂才華,邀他為新竹市創作多首歌曲,名為《青鳥》專輯

    鄒昌富在安寧病房初遇一位十七歲的癌末病人,察覺這孩子的生命有問題,原來他的雙親離婚多年,母親身體不好,父親在他生病後竟欲拿走他辛苦的打工錢及保險費。鄒昌富於分享自己的故事後,才在對方撤下心防下與他成為好友。末了在所有安寧事工同仁的協助下,男孩於臨終前不但修復了父子關係,並在媽媽的歌聲中與天使的陪伴下離開人世。

成長背景讓鄒昌富多年活在叛逆與憤世嫉俗中,直到耶穌基督的愛進入生命中,始融化心中的高牆,因此他特別關心年輕人,藉著在大學和高中教吉他、開闢「啞歌的花園心城」部落格,與年輕人對話。

    經歷人生的風暴、看盡人生的殘缺,風花雪月不再是他創作的重心。他要在有生之年,為愛他及他所愛的主耶穌基督再唱新歌,把感動他的聖經經文創作成朗朗上口的詩歌,讓流傳數千年的愛,藉著心中的歌傳唱下去。

 

(魏德瑜主持的「佳音會客室」每週日2100-22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