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有一位才子蔣垣,他的妻子非常喜歡種植芭蕉。
有一天,窗外綠蔭濃密,秋來風雨瀟瀟,他聽了那芭蕉被風吹動的聲音,感覺令人心碎,於是就寫下:「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第二天他的妻子看了他所寫的詩,就提筆繼續以下的內容:「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一樣是風雨打在芭蕉上,有人聽了心曠神怡,認為情調優美,有人聽了感慨萬千,感到愁腸百結。沒想到客觀的景物一樣,而主觀的感覺卻因人而異。
如果一個人在順境中仍不免感到惆悵失意,那麼在逆境中,勢必會多愁善感,這是為什麼呢?  乃是因為他的情緒沒有以理智加以輔正,而導致失去平衡的結果。
人是有理智和情感的動物,憂愁、快樂、憤怒、謙和多半是情緒作用,因此要學會以真理來提高理智的層面,以理智疏導情緒,而不讓情緒沒了理智,如此才能保持身心的愉快與健康。
聖經上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可見擁有喜樂的生命是多麼的重要。

 佳音Love聯播網祝福您常有一顆喜樂的心!

本文摘錄自「心靈快餐」一書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