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pdf檔

【焦點現場】感恩清單

第一個感恩節

趙偉文 (台北信友堂內湖分堂牧師、佳音電台「與聖經有約—走進天父的世界—創世記」節目主講人)


我不是歷史專家,不過,在寫這一篇文章之前,我透過網路閱讀了一些關於感恩節的歷史。

對於美國來說,第一個感恩節可以追溯到1621年。162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移民乘坐五月花號到達美國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郡後,在美洲原住民萬帕諾亞格人(Wampanoag)的幫助下,度過嚴冬。萬帕諾亞格族教導他們耕種、捕魚,學習在新環境中存活下來。1621年這批新移民終於經歷第一次豐收,他們邀請了曾經幫助他們的萬帕諾亞格族人一起慶祝。所以,感恩節的意義,是對上帝,也對曾經幫助我們的人,表達感謝。

隨著時間的流逝,感恩節的意義也慢慢演變。從1683年,正逢美國內戰中期,林肯總統宣佈,感恩節為每年國家的慶典,目的要提醒健忘的人們,記念上帝的賜予,及當初五月花的新移民,如何被萬帕諾亞格族人幫助。

有趣的是,從1970年年始,美洲原居民印地安人(United American Indians of New England)在每年感恩節同一天,舉行哀悼日(National Day of Mourning),記念美洲原住民在歷史中,經歷的種族屠殺、歧視、土地被掠奪、文化被抹滅。

在同一天,有人覺得要為上帝賜的豐盛感恩;有人覺得要為失去的哀悼。弔詭的是,兩邊都可能有神的子民。

我想,歷史就像人生,錯綜複雜,而我缺乏足夠的知識去做任何評論。不過,作為基督徒,當我們大口吃著火雞,敬虔地禱告,感謝上帝,賜給我們豐盛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也忘記了,在世界上,有人在受苦,甚至很多人為了我們所享受的豐富而受苦。

如果我們還記得,2013年在孟加拉,八層樓高的紡織廠大樓倒榻,1134人因此失去生命,當中不乏兒童勞工。我們身上穿的國際名牌,不知道有多少是在簡陋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被製造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教會講道,崇拜結束後,領會弟兄帶領唱謝飯歌。歌曲取自《耶穌愛我萬不錯,因有聖經告訴我》,他們填上新詞,變成謝飯歌。詞是這樣的:
有人想吃沒得吃,有人有吃不能吃,我們有吃又能吃,……(我忘了後面歌詞),主耶穌愛我,主耶穌愛我……。

這次的謝飯讓我畢生難忘。

我想,要避免我們的感恩變質為自我中心,我們不能單單在舒適的教會裡,唱詩禱告感謝上帝,然後大口吃火雞,這還沒有完全表達感恩節的意義,我們還需要想到正在受苦的人,甚至想到那一些為我們受苦的人,然後繼續想想,我們能夠為他們做些甚麼?把我們的感恩實踐出來。

我想,這樣才是真正的感恩節!


趙偉文主講的「與聖經有約—走進天父的世界—創世記」節目,每週日19:00-20: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