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pdf檔

【我愛青少年】

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曹詠婷 (星譜生物科技公司產品經理、台北靈糧堂青生區輔導)


 輔導國中生五年多,經常接到家長來電傳達和孩子相處的挫折及無力感。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及教養方式,共通點都是:不明白孩子們的行為和想法,孩子們則不想讓父母瞭解他們的心,以致於同住屋簷下,心卻遙遠。最後,父母用威嚇的方式,讓孩子照他們所想要的去做。孩子壓抑真實的本相,敷衍父母的要求,當父母視線離開時,他們就用無知有限的資源去尋找自我。藉著頻繁的接觸與溝通瞭解,我找索出家長與青少年溝通的四個建議:


一、多傾聽


許多學生找我聊的不外是:開心或抱怨的事,或哪個老師多過分、哪個朋友對他多重要、哪個同學被排擠、爸媽偏心或莫名發脾氣…等。並非他們愛小題大作、愛抱怨、故意不專注讀書,是因為這些事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他們需要幫助,需要出口,需要願意傾聽的耳朵。因此,花點時間傾聽孩子們說話,無論內容是否不著邊際,但您所花的時間已經得著孩子的心與信任。


二、多尊重


有些家長常陷入「孩子是我們的產物」迷思中,以為能合理的掌控及規畫孩子的路,合理的要求一切,甚至冠上「我是為你好」的合理理由。

我深信多數的父母都是真心為孩子好,才會有要求和掌控;然而這樣的管教方式往往造成孩子們兩極化的扭曲。他們不是變得極度壓抑,放棄思考,麻木地過著失去自我的「乖孩子」;就是成為不停掙脫父母掌控,逆向父母期待的「壞孩子」。無論好或壞,他們都是失去自我的孩子。

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思考、有喜好,他們並非父母的縮影,更不是完成父母夢想的工具。他們需要有機會多多思考和作決定,父母適時的提供建議,充分交流對話,將是他們健康地活出自我的最美祝福。


三、多同理

在與學生協談的過程中,常常感受到他們對於父母有聲無聲的憤怒和無奈;透過引導,抽絲剝繭,發現孩子們的生氣很單純。

「為什麼我跟弟弟吵架,爸爸只處罰我?」
「為什麼媽媽要在我同學面前罵我?」
「為什麼我媽看不起我朋友?」

這些問題的背後,呈現出孩子想被公平看重對待。若父母能回想自己青春年少時,是否也希望被長輩重視、被公平對待、有強烈的自尊心、一切以朋友為尊…的光景,就不難瞭解他們的情緒來源及行為模式,體諒他們當下的反應。或許您會會心一笑,眼前的孩子不就像是當年的自己嗎?同理心可以讓您和孩子更靠近。


四、多讚美

上一代的父母嚴厲寡言,多責備少讚美,以至於這代的父母忽略「讚美與肯定」是最強大的進步動力,是維繫心靈的黏著劑,是最棒的愛的語言。「讚美」絕對能拉近您和孩子的距離,驅動孩子前進的動力,緊繫您們彼此心的關係。

每個孩子最想得到的,是來自於父母的「傾聽、尊重、同理、讚美」,從父母來的重視,絕對是最珍貴也最有力量的!非常期待每個家庭都有緊密相愛、心與心連結的親子關係。嘗試著改變,用心傾聽,您也可以聽見孩子的聲音!


(本文整理自靜怡主持,每週一、二、四、五16:05-17:00播出的「幸福加油站」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