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曲·舊時情】

電視主題曲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張夢瑞 (資深媒體人、佳音電台「老歌曲舊時情」節目主持人)


所謂電視劇「主題曲」,顧名思義應和電視劇有密切關係。
 
 
  晶晶首開連續劇主題曲先河

 
  台灣連續劇由中視於1969(民國58年)首開風氣之先,在晚間八點播出第一齣連續劇《晶晶》;描述一對母女因動盪的政治局勢,流離失散、相互尋覓的故事。由於劇情曲折離奇,感人肺腑,兼以彩色播出(國內電視由此踏入彩色歲月),因此一炮而紅,觀眾迴響熱烈。
 
  鄧麗君所演唱的主題曲,「晶晶,晶晶,孤伶伶⋯⋯」,傳唱大街小巷,賺足觀眾的熱淚。《晶晶》一曲推出不到半個月,不斷再版,暢銷了20多萬張20多萬張。在唱片界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使得唱片公司紛紛向電視台爭取主題曲的發行權。
 
  《晶晶》之後,中視接下來的《情旅》、《春雷》、《長白山上》收視也頻頻告捷,主題曲也跟著水漲船高。台視在中視連續劇創下佳績後,急起直追,將小說與電視結合成電視劇,首檔推出由名作家徐訏所寫以對日抗戰為背景的《風蕭蕭》,並編了3首主題曲,分別由老沙、徐訏、趙琦斌三人作詞,楊元丰、史惟亮二人編曲。演員有白嘉莉、崔苔菁、江明、孫越等。「風」劇聲勢浩大,又多名角,主題曲由婉曲、楊燕等人演唱,瞬間佔了上風。接著台視又推出瓊瑤的《星河》、張漱菡的《碧雲秋夢》、王藍的《藍與黑》、繁露的《向日葵》,每一齣都安排悅耳動聽的主題曲,形成電視劇叫座,主題曲也紅遍街頭巷尾。
 
 
  包青天楚留香再創收視佳績
 
  1971年華視開播後,也是以連續劇爭取觀眾,主題曲更是唱得喧天價響。七○年代社會風氣仍十分保守,教忠教孝的正義連續劇《包青天》與《保鑣》順勢而起,《包青天》主要描寫宋代包拯辦案的事蹟,剛正、忠心的特質,直擊人心,創下台灣電視史上350集的最長播出紀錄。20年後重拍,竟又再創236集的佳績,且紅遍大陸、香港、東南亞地區。由楊秉忠譜曲、孫儀作詞、孫崇偉編曲、蔣光超演唱的「包青天」,兩岸三地至今傳唱不輟。
 
  1982年中視出奇招,播出港劇《楚留香》。《楚》劇在台灣原本以金鐘獎「外片觀摩」方式播出首兩集,未料大受歡迎,刮起一陣港劇武俠熱,主角鄭少秋、趙雅芝等港星,也成為台灣劇迷的新偶像。是年中視正式購入台灣播映權,並以國語配音於4月18日晚上八點開播,創下百分之七○的高收視率。每當週末晚上一到,計程車司機不載客,夜市小販不擺攤,全待在家裡看戲,連犯罪率都大為降低。當時僅能以「萬人空巷」形容。由鄭少秋演唱的《楚留香》主題曲更是傳誦台灣南北兩地。
  俠義劇後,是溫情劇的熱潮。林福地導演在台視所拍攝的《不要說再見》、《又見阿郎》、《星星知我心》等劇,紅極一時。其中描寫罹患癌症的單親媽媽,知道自己不久人世,為五個小孩尋找領養家庭的《星星知我心》,還在1984年的金鐘獎中囊括多項大獎。
 
 
  古裝劇鄉土劇歌曲歷久不衰
 
  接著是精緻古裝戲出頭,中視播出武則天故事的《一代女皇》、《一代公主》掀起歷史劇熱,也捧紅女主角潘迎紫。其後的《郵差總是按對鈴》系列,則是台灣連續劇裡少見的喜劇。
 
  瓊瑤愛情劇是接下來的主流。她將七○年代台灣電影流行的愛情故事搬上螢幕,再次獲得觀眾的掌聲,《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等。開放到大陸拍片之後,瓊瑤遠赴取景,拍攝《梅花三弄》、《雪珂》等。2000年更有《還珠格格》,受到華人劇迷的喜愛,大陸演員趙薇因此風靡台灣。
 
  瓊瑤熱後是鄉土劇與楊佩佩製作的金庸武俠劇熱。金庸的武俠小說向來就極受讀者歡迎,楊佩佩為其加上華麗的服裝、武打特效及悅耳動聽的主題曲,為武俠劇開創嶄新的局面,同時也帶動了國內的「金學」研究熱潮。
 
  八點檔連續劇時常搭配歌星所演唱的主題曲,只要戲一播出,觀眾就會再聽一遍,成為最有效的打歌方式。好戲會帶動主題曲的受歡迎程度,好的主題曲也會讓戲更紅,甚至比戲還紅,戲下檔後仍傳唱不歇。歲月如流,日月如梭,經過多年,觀眾只記得主題曲,而不記得劇情的比比皆是,如早期的《向日葵》、《一縷相思情》,民歌時代的《守著陽光守著你》、《京華煙雲》,之後的《昨夜星辰》、《隨風而逝》等。
 
  「老歌曲.舊時情」3月8、15日兩集介紹電視主題曲的經典作品
 
 
(林國欽、張夢瑞主持的「老歌曲舊時情」節目,每週六18:05-19: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