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每一件事都有目標,都有截止期限,拖延會影響目標的達成,不但使個人績效受影響,也連帶降低整個組織的效率。拖延危害企業動力甚深,在講求效率與執行力的時代,沒有一個組織歡迎拖延的人。

  如何解決拖延這號動力殺手?首先要檢視的,就是到底我們因「何」而拖延。

不愉快的經驗

  人會拖延,有時與童年不愉快的經驗有關。例如,你可能逃避某人,那人跟你所害怕的嚴厲父親或老師很像,所以你以拖延逃避跟那人見面,不想與他對話。若這人剛好是你的主管,你就可能有需求不請求,有發現不報告,需要指令卻拖著不請示。

  拿我來說,寫作是我下意識不喜歡做的事,但卻常常碰到別人鼓勵我寫,讚美我寫得好,希望我多出書。

  我為何一遇到寫就推拖拉?其實我不是不想寫或不會寫。我自小作文就很好,文章也曾經刊登在中華日報兒童版,我的父親更是一位國學素養很好的人,他不斷督促我寫文章。

  我的抗拒源自我父親。小時候他經常要求我寫、又幫我投稿,時常對我的文章品頭論足,或向親友誇耀女兒的文章,然後不斷的要求我投稿,使我對寫有壓力並且開始厭惡。

  所以心裡就產生抗拒,甚至認為自己不會寫,一切都是爸爸逼出來的,不斷這樣自我暗示,上中學後自然就不想寫,一到作文課頭腦就一片空白了。

就因為過去這不愉快的經驗,讓我潛意識逃避寫作,也成了一種心理習慣,所以長大一遇到要寫作,就百般拖延。

  其實,人在幼年對事情的反應模式往往是直覺式的,喜歡或不喜歡。當我們對某事抗拒成習慣,這種抗拒心態不斷被強化,長大後就會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心理習慣,於是內在的抗拒造成外在的拖延。因此我們需要找出造成我們拖延的根源,並且下決心走出過去的陰影。

恐懼失敗

  恐懼失敗是另一個拖延的原因,怕嘗失敗的苦果,所以寧願不做。這種恐懼通常與小時的失敗經驗有關。如果我們從小做錯事,或未達到父母的要求,就受到嚴厲責備,如果旁人對自己的失敗都是負面的回應,失敗在成長經驗中便是一個痛苦的記憶,長大不自覺就會害怕失敗,逃避任何有失敗可能的事。凡是感覺到不容易做,失敗的機率很大,下意識就會拖延逃避。
我的女婿是獨子,他從小就被周圍人讚美鼓勵,因此失敗對他而言並不痛苦,這形成他長大後自信、樂觀的心態。在高壓力狀態下也不沮喪,不害怕,不退縮、更不會拖延。

  他的成長經驗使他成為一個耐壓指數高,承擔力強的人;也讓他得以很年輕就在跨國企業擔任總裁職位。因為高職位一定伴隨高壓力與高責任,每日要面對很多充滿風險的決策,沒有時間恐懼猶疑、或躲起來拖延。

習慣拖延

  如果一個人從小在沒有紀律的環境中長大,從沒有人約束他,總是任著自己的性子,愛怎樣就怎樣,自然長大也不會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可是人生中有很多時候需要約束自己的不正確慾望,選擇服從正確的原則行事,這樣的紀律是成功者所必須。因為喜歡的事,不見得正確,不喜歡的事,有時候必須去行。

  當沒有紀律成了習慣,時間一久就會演化為一種個性,成了自己遇事的自然反應模式。造成我們不知不覺拖延不喜歡的事。對拖延無能警覺、也無力改變的現象。

  人的生命,若沒有經歷基督教所謂的重生(脫下老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就會沒有力量對抗自己的舊習慣,就「本性難移」。按照自己的肉體慾望過日子,喜歡的就快快做,不喜歡的就慢慢做。但我們需要學習過受真理約束的紀律生活。

  人的天性如同野馬,喜愛偏行己路,並非從小就能按著事情的是非及輕重緩急,而不依喜好來進行,這需要後天的訓練。聖經說,「節制」是一種聖靈的果子,是一種新生後的生命表現。節制就是紀律,約束自己的放縱,願意做正確的事。

  人如何改變惡習?聖經箴言中經常責備懶惰的人,說差懶惰的人做事,他會找藉口說,路上有猛獸,不能出去。其實,人何時開始下定決心改變,何時就可以立即有轉機。拖延只是一種習慣,並非牢不可破,我們如果不容許惡習綑綁自己,厭惡自己的壞毛病,有悔改的覺醒,就能夠開始有轉機。如何對抗拖延惡習?下期我們繼續分享。

(本文整理自紀惟明主持,每週二08:00~09:00播出的「展翅上騰-Office EQ」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