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商業週刊做了一份兩岸學子的競爭力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學子在諸多項目上都不如對岸。面對地球村的時代,加上WTO對人才管制的要求開放,將會造成人才的自由流動與更激列的競爭環境。因此,台灣學子競爭力低落的現象,值得政府及父母關注並警惕。

除了專業能力外,在職場上情緒智商與競爭力的高低有相當的關連,因此年輕的知識工作族,需要培養職場的高EQ與IQ。但在一切競爭條件之中,最重要及基本的是學習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習能力高的,在專業能力、待人處事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EQ等的關鍵職場競爭力上成長得也快。

學習力比學歷更重要

職場上,學歷只是敲門磚,但是學習能力卻是贏的關鍵。具有獲取個別需要的知識及技能的學習能力,是一種非常必要的競爭力。

儘管有些企業會舉辦員工教育訓練,人力資源單位也會幫助員工專業成長,但這是通才教育,不能針對個別需要量身訂製。職場上所需要的知識很多,不是單靠一年幾堂一般內部訓練課程就可以塑造出有遠見、有見地的菁英人才。因此培養自動自發的學習求知精神,是學子面對未來職場最重要的競爭資產。

讓學習與快樂相連

早期的台灣社會有勤奮的讀書風氣,許多學子都自動自發地讀書,不需要家長們催逼。但隨著升學主義的愈演愈烈,與網路、電視、電玩的風行,現行台灣的學子對書本的胃口已愈來愈低落,以致於職場上存在著許多不讀書的工作族。

求知慾的培養,可利用心理學上行為學派的制約理論來達成。凡我們所欲培養的行為,要用「快樂與享受」的心理情境,來增強對這行為的美好記憶,以致喜悅從事這能帶來美好經驗的行為。凡我們所不欲的行為,則要用「痛苦與難受」,來強化不願意再行的記憶,因此我們會避免這行為。

同理,想要培養讀書習慣,就要從年青起開始培養對書本與知識的喜好,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的讀書經驗總與幸福、快樂、滿足相聯,而與痛苦、壓力絕緣。升學教育下的孩子長大往往不愛唸書,因為他從小與求知經驗有關的記憶,都是充滿痛苦與壓力。因此這類孩子一旦長大,進入無人監管、需要自我管理的階段,例如進入大學,他就會逃避書本如同躲避蛇蠍,只有考試時才應付一下,其他時間都是拒絕讀書。

培養孩子為讀書自我負責,是現代父母強化孩子未來競爭體質必須努力實行的計畫。因為書本是一個24小時隨時候教的老師,它不會打烊,而且無所不知、應有盡有。

職場的競爭是馬拉松賽跑,學歷只能提供起跑快的優勢。因為這不是短程競賽,起跑爆發力的重要性遠不及續航力與體力。求知慾與學習能力能提供續航需要的體力,可以超越任何險阻、順利跨過職場的高山低谷,迎向標竿。

多元廣泛讀好書

培養求知的樂趣並不是容許孩子隨意讀任何書,而是要培養讀好書的品味與興趣。所謂的好書不一定是教科書,也不一定是工具書,但一定是有益的書。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小時不喜歡讀學校的教科書,由於我們父母從未給她讀書的壓力,她養成自己讀書的習慣與能力,因此長大進入職場工作後,她仍然愛讀書,也會選擇有益的好書來讀。她的工作能力與學習能力,一點也不比那個小時候學業成績比較優秀的妹妹差。

學業成績與讀書的能力無關,讀書習慣是一種自小養成的基本工。

我的小學成績平平,只維持中上水準。但是從小到大,在父母的嚴格禁止下,偷讀很多與課業無關的課外書,有中外文學名著、歷史故事、偵探推理小說、泰山冒險小說、外文雜誌等等。種類多元,以致幫助我成年後可以廣泛多元的自發性獲取知識,並且思想不僵化。我一生作了很多從未在正式學校學過的專業,都是在自我學習下獲得工作能力。

進入職場,工作態度、做事習慣比學歷更為重要,而這些都不是學校教的。培養管理自己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學習的能力,是職場競爭必備的要件。從學校所學的專業教育,只是入門的條件,不是決勝負的關鍵。

年輕人若能培養自動多元求知的習慣,養成求知的慾望及能力,在無情的職場競爭環境中,就如同找到源源不絕的彈藥與奧援,可以超越競爭,邁向成功標竿。

(「展翅上騰-Office EQ」紀惟明製作主持 每週一08:00-09: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