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情不好是我的事!」乍聽之下,無不有道理,但是心理學家說:「個體之思想、情緒和行為,是隨著社會文化動態、身心狀態變化而變化的。」如此說法,表示一個人的心情如何,是眾家所成,非僅是一己之力。

恐慌的老人家

宏達是我認識近廿年的老朋友,跟他的父母全家都熟絡來往,上週為了找他,我打了電話到宏達父母家,一聽電話那端的是八十好幾但耳聰目明、書法比賽連連得獎的蘇伯伯。

「喂,蘇伯伯你好,我是凱沁。」猜想他會以一貫的熱情回應我,想不到他沒有聽完我的名字,便倉皇地把聽筒丟給蘇媽媽。原來台灣社會近來發生頻繁的電話詐騙,使得他們接聽電話時,失去了以前「是那個孩子來電」的喜悅,取代的是充滿緊張和防衛的敵意。

外在的環境變化的確影響情緒內容,難怪悲觀者說:「一個人生存在無可掌控的環境下,難以捉摸的人際關係裡,加上身體的老化,人生實在毫無快樂之言。」如此悲觀言論,僅是事實之片段。

信念影響情緒與行為

認知心理學派認為,外在環境事件的變化與結果,並不是個體情緒與行為結果之決定,其關鍵仍在於你的信念(belief),也就是說,讓你快樂或不快樂,不全是外在事件如何,而是你的人生信仰、想法、理解。

這個認知治療取向,認為一個人的心理困擾大部份來自認知歷程,這個理論讓人與外在環境分攤了「快樂與不快樂」的責任。

為了便於理解與運用,我以一個非常簡單的口訣,表達這個複雜而有用的心理論。那就是「怎麼想、怎麼感覺,就怎麼做」。

聖經裡的浪子回頭,是耶穌向人說明神愛世人的比喻,在此不神學而論,僅是以小兒子「怎麼想、怎麼感覺,就怎麼做」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之變化為賞析,從中習得認知學習之運用於情緒管理學習。

離家又回家的浪子

某天,小兒子凝視水中自己的倒影,想著:「我己經長大了,子承父業天經地義。」於是略帶驕恣稚氣的他眺望遠方,感到興奮自滿,抱著根壯葉茂的自信來到父親面前,理直氣壯地說:「父啊,把我應得的分給我吧,我的前途在山的那一邊。」就這樣,小兒子勇於面對父母在不分產的傳統,將鄰里的指責與親人的溫情放置腦後,走向他以為的前途。

時間過得很快,小兒子的錢財散盡,某天他飢腸轆轆、目眩神迷,看著主人要他照顧的小豬,正埋首在飼料槽前,快樂的享受食物,使他似非而是的聽到豬窩裡眾豬齊鳴:「好吃!好吃!」

在求溫飽的原始生命需求下,他失控地屈辱就範,甚至無法辨識人畜,縱有幾分恨意,但他仍舉止友善的向著豬窩的食糟伸手,頃刻之間,豬群怒視,像是怒吼:「你是誰!膽敢搶食!」

小兒子哀哀向天凝望, 雲散天晴、曙光在握,他的心中突然大喊一聲:「啊!」

醒悟地說:「我是誰,我堂堂一介人子,我父家中有糧,產業龐大,員工無數…。」

小兒子心中頓感尊嚴,站立而鳥瞰豬群,眺望遠方,想著昔日種種的不是:「我得罪天地,萬死無惜,但是我豈可餓死他鄉,再傷父心,盡失人子之榮。」

想著想著,不自主的抖擻著一身的寒酸臭氣說:「我如此不逆,理當求得父親原諒,就是日後他認我為子,委身雇工之份,回報一二也是應該。」於是小兒子心懷謙沖,縱有幾分慌恐,忐忑不安的複雜情緒,仍然闊步走向回家的路,因為他始終想著,他是父親的兒子。

聖經有情緒管理的智慧

賞析了小兒子內在來回於離家和回家的認知歷程,使人輕易清楚人的想法信念,受到情緒和行為相互之影響,讚嘆心理學家為人類情緒找得安頓之路,卻更感恩上帝早在聖經中,勉勵眾人要注意認知歷程,要常思念天上的事,默想上帝之恩典,瞭解世上的苦難至暫至輕,就不會失去心中的平安與喜樂。


(「快樂送到家」節目 林凱沁主持 每週五08:00-09: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