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倍思親

懷 念 不 平 凡 的 老 媽

 

>劉英台 佳音電台「佳音電影院」節目主持人

 

20161111日獲悉老媽病重,次日我火速搭機赴美東紐澤西州探視。未料兩周後,1124日感恩節當晚,老媽用盡全身僅有的力氣,與四十多位子孫輩一一道別,隨即進入彌留狀態,第二天晚上就天人永隔,享壽八十五歲。我內心充滿了感謝、不捨、沮喪和愧疚。母親最後的遺言是:「謝謝!」「孩子們不要哭了。」大家明白老媽要兒孫們擦乾眼淚,恪守「家和萬事興」的明訓。

辛苦拉拔七子女長大

老媽目不識丁。民國395月,十八歲的她大腹便便跟著父親搭上最後一批難民輪,從舟山群島抵達基隆港,由於水土不服,生下「只有懷胎七個月的我」。

民國47年底,父親被隔鄰砲竹工廠爆炸波及,英年早逝,留下四個嗷嗷待哺及雙胞胎遺腹子。母親生下雙胞胎弟弟後,舉目無親,孤立無援,她說:「別人只能濟急,不能濟貧。」於是找個依靠,嫁給繼父,生了小妹,生活仍然艱困無比,只好忍痛把大弟送到孤兒院生活了好幾年。

母親有堅忍耐勞的個性,先擺麵攤,後來在寧波年糕店幫忙,維持家計,拉拔我們。雖然生活清苦,母親依然要求子女凡事講求規矩、互相友愛。

之後我從北一女畢業,選擇就讀公費的台灣師範大學以從事教職,三個弟弟陸續完成大學學業,成為醫生、工程師,子女相繼成家立業,老媽和五位弟妹住美國紐澤西州,我和小弟住在台灣。民國76年,繼父因病過世,母親因此守寡30年。家族兒孫滿堂包括母親共五十一人,尚有待產的孫媳婦,沒人離婚,任職老師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就有十人。

家族在美國的孫子女各有一片天與異國婚姻,展現多元文化,結婚對象的祖籍來自:香港、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以色列、菲律賓、泰國和多明尼加等九個國家,如同「聯合國」一般,大家相處融洽。

老媽最厲害的是能和每位兒孫用簡單的中英文和比手畫腳溝通。家族最熱鬧的莫過於感恩節和聖誕節,家族歡聚一堂,一家一道菜,表演節目,玩團體遊戲,交換禮物和義賣活動,義賣所得捐獻給需要的團體和個人。

家族公積金解燃眉之急

老媽最聰明之舉,是讓在美國的五位弟妹的住家都買在十五分鐘車程可到之處。要求每家每月各出一百美元當作公基金,數十年下來累積可觀,由學會計的妹夫管理,提供年節和每月壽星聯合生日宴的家族聚餐、老媽的旅費,以及家人失業時應急的免息房屋貸款等,讓公積金的功能發揮極致。

老媽重視晚輩的結婚、生子、升學和畢業等,希望家族成員盡量共襄盛舉以凝聚向心力。最難得的是,每家發生危機時,她總能處之泰然,建言獻計,四兩撥千金地化險為夷。

老媽待人真誠、古道熱腸、從不道人是非。生活艱困時,仍照顧從大陸來的孤苦無依親,對大陸窮困親人慷慨解囊,因此家裡經常高朋滿座。她住在美國老人公寓多年,結交許多知心好友,母親「趙大姊」的稱號是老人院的名人。

立遺囑要家族團結向心

老媽近幾年慢性病日漸纏身,在她頭腦尚清晰時,聚集七名子女開家庭會議,並用錄音機錄下遺囑,含淚道出當她過世後,兒孫們仍要維繫情感,團結一致。

她常說:「家人一條心,後山黃土變黃金,家人不同心,後山黃金變黃土。」子女們鼓勵她夜晚失眠時,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一生事蹟,和想對子女說的話。

老媽的醫療遺囑是:不插管、不氣切、不急救;一般遺囑是將省吃儉用的存款仔細交代分配。她洞悉長輩處理遺產「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原則,因此晚年時仍節衣縮食,用自己僅餘的財力嘉惠兒孫。

去年(20161113日,家族兒孫全員到齊集聚一堂,穿白上衣牛仔褲,與老媽合影並話家常、摺數千隻紙鶴為她祈福。追思會當天,七家代表的兒孫們以中英文表達追思,來賓對老媽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肅然起敬。

會後,子孫帶著點心到老媽住過的老人公寓陪伴年長者跨年,將老媽對我們的愛,綿延不斷的傳出去。

 

劉英台主持的「佳音電影院」節目,每週六1805-19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