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水故事

在關係中學習參與

應靜怡

(佳音電台「聽台灣水的故事」製作主持、留美環境工程碩士、資深媒體人)

 

「公眾參與」是什麼? 對你我有什麼重要?為何國際間如此推崇?好處在哪?這幾個問題是第一次聽到公眾參與人的反應。

台灣位於四面環海、湖泊溪河遍佈的水環境中,大家都關心水資源,只是不見得有機會或有意願參與其中,或是一起為將來的願景共同來設想。而根據過去成功例子,「公眾參與」可以打開大門,達成共利。

 

非隨心所慾 是行在智慧中

1996年開始直選總統,台灣開始有種說法:「如果我連政府最高首長都能參與決定,還有什麼是我不能參與決定的?」這種氛圍進入水環境管理領域。然而大自然無法讓人隨心所欲,必須放進個別的時空特性,以合乎自然定律去調整適應,畢竟治水是為了生存,需要眾人智慧。好的治水方案,要照顧弱勢,創造公共利益,才能真正達到「水利」。即便是「全民」事業,推動水環境的公眾參與,就一定是我們該走的正確方向。

 

在關係中學習

運用「學習聯盟」方式,將巨大差異轉化成更寬廣的包容,釐清相關者角色,及個別群體所追求的利益,「在關係中學習」是在受到威脅的課題上,在共同關係中的一種互動學習,改善經營管理的共同努力,都同樣重要。

過去許多問題仰賴「整合性」解決方案,因此「學習聯盟」可以彌合研究與執行的斷層,使眾人參與其中,提出整合方案。

在世界上提出的各種轉換的思維當中,有兩項與水環境密切相關:與自然同工,以及向先人學智慧。

「與自然同工」首重理解事實,其次將其融入規劃,再來是邀請當地居民及企業參與,而非只是通知。完成分析後,接著評估重要課題,例如:能在既定範圍內解決嗎?或者,還可發展經濟?改善費用是否花在刀口上?而向先人學智慧的重心,放在發掘水文化資產,因其蘊藏在地長期的水智慧,是文明精華,更是隨時間演變所累積的水知識泉源。所以不只大家在彼此的互動中學習,也能夠注重水文化、水歷史,共同向先人學習智慧。

 

你我參與的理念

你我的參與,實足關鍵,至今台灣關於水環境公眾參與的成功實例不少。例如,在 2003年之前,鰲鼓溼地保育與開發爭議,延燒近二十年。從陌生到理解,就花了近三年,而接下來四年多,秉持公眾參與的理念,用了四百小時的總對話時數,融合了人們原先的差異。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完備的狀況下,終於催生了「鰲鼓溼地森林園區」——這個保育與開發共生並存的案例。

2006年,台北縣莊地區(今新北市)「中港大排污染改善暨河廊環境營造計畫」轟轟烈烈推動。這當年視為台北縣西區旗艦計畫當中,公眾參與即是關鍵之一。在河廊改造開始,同時啟動公眾對話。系列活動及各類型密集的對話是改造公眾參與的一大特色。因著有權責清楚的領頭者,以及注重公義與永續的治理模式,而成為近年水環境治理的典範之一。

同年,嘉義沿海地區的復育規劃,嘗試將荷蘭最新整治低地的經驗,落實在與荷蘭相似的嘉義沿海地區。經過土親人親的在地夥伴關係,湊齊地層下陷與氣候變遷的預測工具,辦理超過四十場次的對話,接觸過三百多位的對話夥伴,從這樣的經驗中,清楚指認了利益關係者,並且提出務實的示範區規劃方案,再次確認了「公眾參與」的方式是正確的。

隨著參與個人及群體增多,關心層面也愈來愈大,公眾參與的對話範疇也跟著擴充延伸,對話工具也更加多元。如今,水文化也成為一個方興未艾的話題,可見其可以帶出地方實際的生活所需,還可以提昇至精神人文。發展在地水環境的公眾參與,可以對推動公義與永續兼顧的水環境,提供貢獻。

 

游進裕、應靜怡主持的「聽台灣水的聲音」節目,台北FM90.9每週六9點,宜蘭90.3每週六11點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