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心。藝文

歡樂有時、哀傷有時、繁華有時、衰敗有時,讓活著成為一種美好的祝福

 

琹涵的寫作人生

好好的活著,就是贏了

 

由青澀轉為成熟,是需要時間的,何苦勉強攀摘?那定然不甜的果子又有什麼好滋味呢?讓我們靜靜等待屬於它芳醇甘美的一日。—酸橘子/琹涵

具有作家及教師身分的琹涵,其〈酸橘子〉一文,形容「吃到早摘的橘子的酸楚感,猶如渴望愛情但心靈卻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若是強求情感恐怕也只是換來苦澀,此文一出備受青睞,獲選為國中國文課程教材。至2020年已發表第九十二本著作的琹涵,她有著什麼樣的成長背景?她從小便立志要成為作家嗎?

在琹涵成長的年代,不論是台灣整體經濟景況或是市井小民為求溫飽,買書算是件奢侈的消費行為,然而琹涵的母親理解閱讀的美好,經常帶著她到圖書館,愛上了閱讀的她,在同齡孩子中,文采也顯得出色動人。「我是熱愛閱讀勝過寫作的,但熱愛文學的媽媽,總是期待我也能愛上寫作。我深知自己無以回報母親偉大的愛,但至少作她喜歡的事,那就是寫作。」琹涵憶及往事,說到自己雖然被公認很能寫,但真正開始認真投稿或發表作品,只有一個單純的理由:「讓媽媽開心。」

從為媽媽而寫到為自己心所之向而寫

中文系畢後成為老師的琹涵,徹徹底底愛上了教書,曾有段時間疏於寫作,偶爾回家探望母親時,媽媽總是關心問她:「最近有寫文章嗎?」琹涵試圖轉移話題,開始和媽媽聊到教學時所遇到的各種趣事,每一件聽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都是媽媽認為「值得寫下來」的故事。媽媽鍥而不捨地鼓勵,使她固定寫作、媽媽永遠是她的死忠支持者。 

原本寫文章都是為了符合母親的期待,直到千禧年母親離世,與媽媽感情深厚的琹涵悲痛不已,幾乎整日以淚洗面。某日,她想念起母親的臉龐,當下明白,若媽媽看她整日哭不停,一定會覺得「這孩子太不爭氣了。」決定走出悲痛的她,開始振筆疾書:「記得從悲傷中逃離時,我曾用六天時間寫下一本童書(教育部出版),那時的我,已經出了四十本書了,然而寫作的心態,早已從『為了討母親歡心』,轉變為『原來我也很喜歡寫作』。」

如果心中的夢想夠強烈或巨大,終有一日,還是會走向夢想,只是延遲一些時日罷了。—走在夢想的路上/收錄於『給熟年的祝福帖』/琹涵

講到夢想,琹涵曾以為「出一本書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回顧琹涵數十年寫作生涯,九十餘本的著作,她寫青少年、寫人生、寫四季變化。2020年在新冠肺炎肆虐人心的時刻,以溫暖的筆觸寫下「給熟年的祝福帖」短文集。「熟年」一詞指三十五歲以上的世代,但此書不見得只是給熟年看,關於能夠幸福或備受祝福的祕訣,不分年齡,人人都能一起學習及領悟。

談及此書,出版社多年前便曾和琹涵提過「熟年」創作方向,她當時並沒有仔細往該方向發展。這些年來,她習慣每日在Facebook發表短文,朋友及學生都相當喜愛,意外促成這本書的誕生。面對科技如此深刻地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她明白網路能帶給人們便捷的資訊,卻也有可能扼殺人們的思辨能力。「寫作」其實能幫助人們理清思緒、訓練邏輯、學會表達,同時也是幫助我們記錄人生並且品味生命的絕佳工具!

如果人生是畫布,應該慶幸:畫筆就在自己的手中。你是唯一的畫者。—手上的畫筆/收錄於『給熟年的祝福帖』/琹涵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麼今天你要做什麼呢?我想一切如常。我一樣要在園子裡栽下希望。」教書及寫作,都是作家琹涵的命定,我們在她的生活短文中,感受到熟年的生命智慧——歡樂有時、哀傷有時、繁華有時、衰敗有時,誠如她說:「只要好好的活著,就是贏了!」

 

「第三屆佳音金傳獎—祖孫傳情-代代相傳」徵文暨微電影創作比賽如火如荼進行中,凡是以親情為題的文字及微電影創作,歡迎前來參賽,詳細請至佳音網站查詢。

 

(文:咖啡貓,咖啡貓主持的「藝論紛紛」節目內容,每週六13:05-12: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