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所欲,不踰矩

淺談老年期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經濟及衛生環境的進步與提升,「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的社會。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人口數的一成;專家預估到2026年時,國內老年人口將達到二成,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五個台灣人中就有一位是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因此怎可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呢?


      

人口結構改變,並非意味社會環境會有隨之改變。環顧台灣社會,多數的設施幾乎都是為青壯年甚至兒童設計,對年長者僅用「敬老」兩字一筆帶過。


上餐館,有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兒童餐,卻鮮少看見為銀髮族準備的菜單;滿街都是為小朋友準備的才藝教室,及針對青壯年開設的進修課程;適合年長者的學習管道,除近年稍受重視由社區發起的老年大學外,「活到老,學到老」似乎永遠停在喊喊口號的階段。連過去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珍惜與尊敬,經常付之闕如。許多的「老經驗」被「專家說」取代;年紀大,成了不合時宜的代稱。


這些社會文化因素,加上年齡增長相伴發生的心理變化,常常影響到年長者的身心健康。若從純功利主義的觀點,似乎把健康照護投資在青壯年比較划算,年紀大有如風中殘燭,能延長歲數自以足夠,又怎能奢求品質?但轉念一想,目前國民平均年齡約七十八歲計算,大部分的人退休後的生活遠比工作或是求學的時間長,但關注的比例卻明顯不如。


步入老年期,身心反應自不同。年長者的生理運作減緩,多數器官即使未達病態,功能效率也逐步下滑。以前輕鬆自如的活動,逐漸地越來越吃力。若合併出現一個到數個慢性疾病,那整體情況又會受到病情嚴重度以及治療介入的交互影響,更形複雜。


不同於青壯年時身體心理兩面的分流狀態,老年期的心理健康,跟生理健康息息相關。許多研究指出,共患身體疾病越多的銀髮族,心理健康也越差。除了身體症狀相關不舒服的影響,許多藥物長期服用,也可能影響情緒,甚至到達焦慮、憂鬱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地步。


      

此外,腦部功能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衰退。記憶與學習能力漸不如前,但判斷與分析能力,卻可以與日俱增,不受年紀影響。當然,情緒的控制可能會隨著腦功能的變化而變差。不過好的判斷及分析能力,卻有助於趨吉避凶,遠離爭端。


針對以上這些特點,在此提供心理健康的建議給長者們養生參考:


1、身體健康的維護:老年期的心理情緒表現,有一部分與身體疾病直接相關。譬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會產生類似憂鬱的症狀;而心臟節律或是瓣膜的問題,發作起來有時很難恐慌症症狀表現做區分。固定的疾病追蹤與身體健康檢查,可以早期偵測身體體能的變化,避免新的問題慢性化。當然,良好的養生習慣,包括運動及飲食的注重,也是相當相當重要的。


2、藥物使用的適當:許多藥物都可能經由血液帶到腦中,產生中樞神經的作用與副作用。若追溯服用藥物的歷史,配合觀察臨床症狀的改變,可以對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了然於心。如果影響不輕,則應該和處方的醫師討論換藥可能。當然,更重要的,千萬避免使用不需要或是不明來路的成藥。


3、動手動腦的操作:常見到年長者因為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失去信心,或是習慣於固有的活動,對新的事務不敢嘗試,也興趣缺缺。而當熟悉的活動或事務,因為體能或是環境改變,無法繼續從事時,就真的閒晃終日,無所事事。這樣,不但身體操練變少,頭腦的功能也會隨著「用進廢退」,加速退化。動動手,動動腦,不怕老,也比較不會老。


4、人際關係的互動:人是社會的動物,上帝創造亞當後,說「那人獨居不好」,所以幫人創造伴侶。雖然許多的情緒衝突因人而起,但更多的情緒慰藉必須仰賴他人。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對年長者而言,失去親近的伴侶或友人,不但容易導致憂鬱症發生,更可能直接影響壽命長短。維持足夠人際關係的互動,或是固定參與某些團體的活動,對身心健康的維持,一定有莫大助益。


孔老夫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正是老年期心理健康的理想標的。活得久,也要能活得好。否則,正如聖經所說:「一生..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壽命延長,又有何意義呢?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