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家住內湖,算是是台北偏遠的郊區。
印象中當時的內湖幾乎沒有柏油路,所謂的「大馬路」就是稍微寬敞的黃土路,汽車經過時都會揚起一陣塵土,羊腸小徑隨處可見,田埂是我上學必經的路。
為了安全,父親總是會握著我的手,邊走邊聊的回家或外出。走在父親高大身軀的旁邊,有種格外安全的感覺。父親的視線專注在路況,我則仰望父親英俊的臉龐。每當遠方有行人或車輛迎面而來的時候,父親會輕輕將我牽移到他身後,讓對方順利的通過後,再把我牽到他身旁繼續向前。與父親同行,常會聽到父親說:「讓一下!」日子久了,不必父親提醒,我就會見機行事了。
後來發現:不論任何情況,即使是與朋友正在談話,只要對面有人走過來,父親也一定會讓同行的人走先一步,讓出個空間給人方便。
父親在我婚後沒多久,就因腦溢血的緣故突然去世,消息傳出,父親生前的同事、朋友,陸續前來家裡慰問。
有天晚上,一個年輕人進了門,見到客廳放置的父親遺照,他二話不說就在遺照面前跪下,連叩三個響頭,我們為之一怔。還是母親鎮靜,一面揮手示意我們迴避一下,一面將淚流滿面的年輕人扶起來。
我們隱約的在臥室裡聽見母親安慰他的聲音,但我們都不知道他是誰?
大約半小時左右,客人走了,母親才告訴我們:剛才那位年輕人,原來是父親前個單位的部屬,曾經一時財迷心竅,虧空了一筆不小的公款。父親知道他有悔意,平日盡忠職守表現不俗,又年齡與我相仿,因而不忍將他法辦,怕毀了他的前途。
這事困擾了父親好幾天,最後父親決定先用家裡的存款補足虧空,以後逐月從他的薪資扣還。當時為了這事二老還起了爭執,後來是因為父親說了一句:「如果是我們的兒子犯了相同的錯誤,妳會怎麼辦?」母親才勉強答應幫助。
至此我們才瞭解,那位年輕人哭得那麼傷心的原因,因為父親留了條路給他走。
日後我在職場遭遇類似的情況時,自然的會想起這幕場景,依稀感覺到父親的手將我牽到一旁,騰出一些空間,寬容了別人,也寬容了自己。
我很懷念父親牽著我走路回家的日子。

(吳錡主持的「星空夜語」節目每週日00:01-01:00播出,本文轉載自吳錡著作《陽光依舊和》/橄欖出版)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