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世界各地的詩歌創作爆炸性的增長,華人的創作也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時值建國百年的基點,回顧台灣的詩歌創作,不經要讚嘆上帝賜給人的創意是如此豐沛,以致每個時代都能興起創作,繼續詠唱神的奇妙與恩典!

青年聚會的讚美短歌
記得從小在教會中接觸的福音音樂,除了節期或詩歌見證會中,常有的古典聖樂、清唱劇;主日崇拜常用的傳統聖詩,及各教會自行製作的詩歌本(在著作權法未有之先);其中最常變化的應是青年聚會中常使用的讚美短歌(因歌詞較短)。
我最早接觸到的「中華基督教醫務人員團契詩歌本」(1975年初版)、「基督是主/現代詩歌集」(1977年初版)、「校園歡唱」是當時常用的短歌集,不過早期所收錄多為國外翻譯歌曲。
「基督是主」後幾期也開始收錄華人所寫的一些歌曲,如冉懋恩、邱海華、彭健鋒、林照清等人的創作,當時藝人陶大偉所寫的「小人物狂想曲」也曾收錄其中,嚴格說來這應算是當時的華人當代流行福音歌曲了(CCCM)。
提到台灣的福音詩歌創作,救世傳播協會的「天韻詩班」,在台灣校園民歌時期即投入新歌寫作,1980年出版第一集合唱專輯「野地的花」,本土化、現代感的福音詩歌和勵志歌曲,在當時教會、校園團契傳福音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天韻詩班仍堅守創作他們從神領受的本土福音詩歌、勵志歌曲以及經文詩歌!
經文詩歌除了天韻的創作外,啞歌創作的「如我也歌」(1987年初版)、牟維華的經文詩歌,甚至許多團隊都在創作中收錄經文詩歌創作部分。

華人教會的敬拜創作
隨著校園民歌式微,流行音樂興起,台灣的詩歌創作開始轉變。1989年台灣開始接觸韓國教會在台舉辦的大型敬拜讚美特會,1993年美國純全音樂來台舉辦敬拜讚美研習會,此後,教會音樂研習會在北中南地區紛紛舉辦,許多音樂人或非音樂人熱烈投入教會的敬拜團、樂團,以及音樂的創作。
正如網路興起,世界各地華人的音樂也紛紛爆炸性的崛起,時值建國百年,我們能在台灣一同唱著「磐石現代樂團」、「恩惠事奉團契」、「有情天音樂世界」、「春雨樂團」、「約書亞樂團」、「房角石樂團」等,以及各教會敬拜團隊所創作的現代詩歌。
同時,我們也唱著來自世界各地華人的創作,如「讚美之泉」、「王子音樂」、「小羊詩歌」、「我心旋律」、「迦南詩選」、「收穫音樂」、「泥土音樂」等,以及許多個人創作專輯。再加上世界各地的翻譯詩歌,如歐美、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我們所能吟唱的詩歌資源極其豐沛。曲風更從古典、民歌、流行、搖滾、爵士到嘻哈,不論是教會崇拜所用,或為傳福音佈道所用,都很容易找到可用資源,以及想傳遞的主題。

代代歌唱讚美不停歇
主題多元,曲風更替,然而歌詠的目的卻是為了榮耀永恆的創造者!但這些歌曲被放入永恆中,卻不見得每首歌皆能長久存留。隨著時間流逝,有些歌被人淡忘,有些歌被人繼續流傳成為經典。
就像許很多人忘卻當時讚美短歌的盛行之一,是因著六○年代許多嬉皮在教會外、大街上、海灘邊,成群結隊的遇見上帝,在沒有投影幕的時代,他們聚集時很難拿著歌本一同敬拜,於是就用他們所會,最簡單的方式舉辦戶外崇拜,而這些簡短的詩歌,在一次次的吟唱中讓眾人加入,唱入人心。
長乎?短乎?簡單乎?專業乎?其實已經不是他們在乎的焦點,可能我們已經忘了那些年他們唱了哪些歌,但我們會記得那些年,有很多很多被社會所放棄,也放棄社會的人,卻在上帝裡找到希望。
但願有一天:當下一代興起,甚至忘了我們這一代曾唱過哪些詩歌時,他們會知道年長的一代,也有過如國慶煙火般美麗的創作詩歌時代,他們會記得我們對信仰的熱切,他們會同感上帝的美好與偉大!

(文雅怜主持的「Deborah音樂小棧」每週五23:00-24: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