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 20後】

從牧師 到台長

呂思瑜 (佳音電台台長)


從一個「牧師」,變成「電台的台長」,好像有點怪怪的,至少我自己覺得有點怪,似乎有「變節」的嫌疑。所以,雖然在佳音最初申設電台時也曾參與討論,甚至還分工撰寫企劃,但當教會跟我討論調派至電台工作時,我非常猶豫,甚至有點排斥。然而,傳道人總脫離不了要「學習順服」的功課,即使不情願也勉為其難的接受,之後再想辦法靠主調適。

1997年底,我終於放下投身多年的教會牧師工作,1998年調職進入佳音擔任副台長,當時紀惟明董事長兼任台長,她心思細密,也多方指導、磨練,於2000年交接台長職務,2001年交棒董事長,幾乎在無縫接軌中傳承媒體宣教使命。

但是,心靈轉變的關鍵,卻是這段日子中目睹的一場車禍。


一場車禍的啟示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剛聽完幾堂跟傳播相關的課程,出來在街頭轉角處,忽然聽到淒厲的尖叫聲,看見一個婦人倒臥馬路,雙腳被壓在公車輪下,現場沒有馬賽克遮掩血淋淋的畫面,我顫抖著站在路邊禱告直到救護車接走傷患。

之後,我轉身進入路邊一個小咖啡館,點了一杯咖啡坐在窗前沈思許久。彷彿聽見上帝對我說,在這末後的世代,許多人還沒有機會聽聞福音,就忽然遭遇人生風浪。「福音廣播」卻可以穿越時空,讓一些不容易走進教會的人有機會聽見神、遇見神!

就在那個午後,就在那個小咖啡館裡,我再次奉獻自己,從心裡放下自己以為的「傳道人生涯」,接受成為「傳播人」的全新挑戰。

沒多久,街頭又恢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但一念之間覺悟的我,已經不一樣了!


台大教授主持人

每逢談到佳音創台初期,難免想起翁景民教授。認識他是在最初申設電台的討論會議中,翁教授的專業對電台「經營理念」和「營運計畫」貢獻良多,這是企劃案中相當重要的核心部分。

電台成立開始運作,翁教授也參與主持「人生方向盤」節目,雖然是閩南語發音,但他那種「略帶擺地攤口氣」風格,在佳音頻道中獨樹一格大受歡迎。

在此期間翁教授升任「台大商研所」所長,他很高興地告訴最敬愛的母親,翁媽媽比較沒有「研究所、所長」的概念,只記得兒子升為「什麼長」的,為了幫助媽媽記得「所長」這職位,景民用最淺白的說明,就是「廁所」的「所」,從此翁媽媽終於記得了,只是每次都喊他「廁所長」。

翁景民在學校裡儼然是教授、商研所所長,但在電台,就比較像廁所長,他喜歡開玩笑逗弄人,常被我們追著打。

誰都沒想到,這麼一個開朗、陽光、樂觀、進取的主持人、教授,竟然在2002年三月,以四十三歲的英年,就因肺腺癌安息。情感上實在難以接受,上帝用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七章一、二節安慰,「這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他們得享平安,素行正直的,各人在墳裡安歇」,只能含淚感恩!


媒體宣教有神助

十多年來佳音經歷上帝無數恩典,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洪流中,許多重量級媒體都難以維持而告終,社區電台更頻傳轉賣或併購,佳音不以商業模式營運還能擴張發展,真有神助!

紀惟明前董事長為佳音奠定根基,白崇亮前董事長打開格局,寇紹恩前董事長帶領佳音在穩健中力求突破,不斷擴張福音廣播的疆界,現任董事長周神助牧師更是引導佳音肩負媒體宣教事奉,效力於福音的大使命。

其實,以一個很少看電影電視的牧師來任台長,對廣電專業領域全然陌生,進了電台之後才「學習聽廣播」,從頭開始摸索。這十多年來,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站在面對大安森林公園的窗前思索,求問上帝現在電台該做什麼?我該做什麼?

佳音的許多事工、活動就這樣一點點開展。不是我們運用傳播理論策劃電台方向與事工,是上帝引導我們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

佳音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是祂提名選召,每一個主持人都是祂親自感動引導來一起服事,佳音每一年所需的經費,都是祂感動佳音勇士以愛心奉獻支持供應,讓我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這是我們心靈深處最誠摯的感恩!

感謝主,祂是佳音電台的主,祂親手創立佳音電台,也一路引領我們,我們深信,祂必紀念參與福音廣播媒體宣教的每一位,祂使用我們成為這個世代的祝福,祂必紀念我們手所做的工!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