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 柯哲瑜_織一匹愛

以傳統腰帶機編織家庭用布的手工藝,是台灣原住民泛紋面族群,如泰雅族、賽德克族及太魯閣族的文化實踐,作為一個太魯閣族的女子,我們從很小就認知到自己必須學會織布的技藝,織布藝術的傳承有兩個層面上的意義,形而上的意義是為了通過部落對女性善織布的要求並在臉上紋出美麗的花紋,以期待未來的某日我們與祖靈在Haka utux(彩虹橋)相遇時,祂們能透過獨有的家紋一眼認出我們並接納我們到天上的部落重聚。形而下的意義則是日常生活中,由於泛紋面族群曾經多居住在高海拔的位置,即便在日治遷村政策後,仍多居住在氣溫變化急遽的山邊,所以女人織出來的布便成為保暖禦寒等重要的物件,如披掛在身上輕便的pala(白素面掛布,傳統以苧麻製作)及以毛線製作厚重的毛毯。

我的外婆是我們村裡年紀最長的織女,與她同輩的織女都已回到祖靈的懷抱中,而這項傳統的技藝正面臨失根的危機,即便這些年來外婆試圖將這項技藝傳給我媽媽那一輩的人,但大家因為生活的經濟壓力,多沒有時間傳承這項精細的工藝,只能放任這項重要並且傳承部落宇宙觀的重要工藝像行至最終的殘花在時間中漸漸風化。

深知此項情形的我與我姊姊,由於我們是都市原住民所以對文化非常不熟悉,但是上了大學後我們開始利用各種長假回到部落與家人生活,努力地找到精神上回家的路,回到部落的第一件事,便是請外婆教我們織布,外婆決定先教年紀較大的姊姊,讓我在旁邊看著並且利用所學來紀錄過程,看著姊姊背著腰帶機,以長時間同一僵硬的姿勢織布,一坐就是一整個下午,如果過程中有錯線還要重新整理,由於織布機是一個10公斤左右的大木塊刨製而成的機具,織布的人必須以雙腳支撐著織布機,並且反覆地承受織布過程中機具重壓在腳上的疼痛,姊姊在織出第一匹布之前總共因為酸痛及挫折感爆哭三次,每天拖著疼痛的身體回家,隔天又要到沈重的織布機前工作,她曾經無助的對我說,為什麼織布這麼痛苦?為什麼回家的路走得這麼辛苦?當下我也無法回應她,只能默默陪在她身邊安慰她,告訴她撐過了就好了,姊姊的第一匹布花了一個月,是一個艱辛的旅程,但在姊姊織完她的第一條布時,用我們族傳統的紅色白色,我看著她驕傲快樂的表情,我突然理解所謂夢想不過如此,為了所愛甘願辛苦,為了執著選擇降落,然後從中感受到價值,在織布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一個太魯閣女性的自我認同。

最後,姊姊將她的第一匹布送給外婆,看著姊姊織出來的布,外婆感動地對著姊姊說:「malu guyux ka isu.」意思是,妳是個很好的女人,短短的一句話蘊藏了我們族深厚的文化,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外婆非常不認同將自己的布拿去賣或是做成市面上看到的文創商品,因為做成商品後,我們的布將單純只是一個商品,用來作為資本市場的一個流動物,但很多事情是錢買不到的珍貴,像是我們女性為愛人織布的心意,畢竟織布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所以每個女人只會為了愛的人織布,布上交織的每一條線都有太魯閣女性的靈魂,是用著極盡溫柔跟毅力才能交織出的美麗,而織布時的痛苦及身體的不適,正表達了真正的愛是建立在無私的奉獻跟犧牲上才得以完整。外婆為了她深愛的家人,織了一輩子的布,作為棉被守護我們每個夜晚的安睡,作為傳統服飾上的花紋提醒我們身邊永遠都有祖靈的看顧。

為了這份愛,外婆的背駝了,眼睛花了,慶幸我們已經長大,可以支撐起織布箱的重量,扛起這份文化責任及美好的負擔,傳承這份愛。我與姊姊願意在織布的飛梭穿越間,一線一線地守護起我們族的文化及歷史,而有外婆來的這份技藝將永遠活在我們的生命,以外婆教的花紋跟技法,使我們家族的愛生生不息,外婆的技法將是最獨特的圖騰,永遠活在我們生命以及未來我們織出的每一匹關於愛的布上。

第二名/網路最佳人氣獎 孫明恩_祖孫歐遊記

2017年年初之際,媽媽說阿公想去歐洲玩,問我能不能帶著阿公去,一句聽似玩笑的話,沒想到六個月後這趟『祖孫歐遊之旅』真的成行了。

八十九歲阿公與二十三歲的孫子,在歷時二十一天的時間裡,自助勇闖了三個國家,踏上了英、法、德三國,走過了倫敦、巴黎、科隆、漢堡、柏林與法蘭克福,時至今日,仍覺得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了。

阿公是一名退役軍官,在我的印象中他嚴肅、固執且愛碎念,年幼時因父母常忙錄於工作,我與弟弟時常會至阿公阿嬤家玩耍,但也因著長大後我們生活的繁忙,使得我們一年中與他相聚的時間並不多。因此,與其說我們是旅遊了二十一天,不如說我們又一同生活了二十一天。

其實生活在一起並非容易之事,雖然他口裡總唸著「我們有很大的價值觀落差」,而我總會回他「廢話,我們差了近七十歲耶」,但也因著這段旅程,慢慢的我們把那七十歲的距離拉得越來越近。

遙想這段旅程除了一同遊覽了世界著名景點外,更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像是固執不聽我話的他,硬要跑去遙遠的市集買一公斤一歐元的水蜜桃,結果最後加上來回車票水蜜桃根本都要十歐了!或是硬要吃人家飯店擺飾的水果,我告訴他「這是裝飾,一定沒有洗」結果硬吃下去的下場是,拉了一天的肚子!又常因為逛景點疲累而開始跟我鬧脾氣,或是愛碎念一些小事情,讓也很疲憊的我只能把情緒往肚裡吞。

當然更多是許多很歡樂的回憶,像是買了一頂很滿意的帽子,看著他神采奕奕的樣子,我說:「那你要好好帶著這新帽子十年喔!」,於是他笑笑的就答應了我,或是從旅行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每天反覆背誦著我們走過的景點,深怕自己忘了!有些時候,只要一心急就會直接用中文跟店員對話,然後人家只能瞪大雙眼看著他,而他的堅持也令我難忘,像是一直忘記怎麼用手機拍照,卻依舊堅持要學會這技能,這二十一天中有太多酸甜苦辣說不盡了。

記得在倫敦的巴士,他告訴我,「這是阿嬤走了六年以後他第一次出國走走」,自從阿嬤離開後,阿公總是看著他櫃子上那張大大的相片,懷念著他最愛的老伴,他說,「如果阿嬤還在他早就帶他來歐洲了!」。

我感謝這段旅程,因為它讓我還有機會陪伴阿公,讓那個從小就希望有天有能力能帶著家人出國玩的男孩,即使錯過他最愛的阿嬤,仍有機會在阿公身上實現,雖然花費都是阿公的錢。

我感謝上帝,因為祂一路保守我們,出發前我既擔心又害怕,腦中一直幻想我們在巴黎時,一個轉頭阿公就被扒個精光,但這趟旅程有上帝的保守,既順利又平安。

我感謝勇敢的自己,用著破英文,獨自帶著八十九歲的老人,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闖過了三個國家六個城市,謝謝那時的你把所有情緒都吞了下了,並努力做好一個陪伴者。

最後,最要感謝的是阿公,謝謝你帶我看了世界,讓我成為那位陪伴你圓夢的人,陪著你一起去探索這諾大的世界,讓我可以稍稍彌補過去流失的,最重要的是,讓我更認識你,一路上聽著你說從小到大的故事,講著你與阿嬤的那些回憶,是那麼習以為常,卻是我從不曾認識的你們,我們不只坐了飛機,也乘了趟時光機!

旅行之於我或許是增廣見聞、跨出舒適圈、挑戰自我等等,但旅行對阿公來說,是讓他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我想,我不是一個特別孝順的孫子,只是一個不想再錯過的人,無論這趟旅程如何,唯一能確定的是,未來有天再次回首這趟路,我仍會慶幸,那年陪著你走過這些路的人是我。

第三名 孫智榮_致我可愛的失智爺爺

數年前,爺爺經榮總診斷為阿茲海默症初期,於是有些症狀陸續出現在他身上,像是時常胡言亂語,而且只要見到人就會主動搭訕,不論是熟人或是陌生人,也不看人家年紀,第一件事就摸人頭,握人手;第二件事情不外乎就是什麼:「早生貴子、你都不理我啊…等等」這些奇怪的言行舉止。對方常常被弄得不知所措,只好尷尬地笑笑。

爺爺最愛吃甜食,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歡。因為家人擔心他高血糖,所以不許他吃太多甜食。但他依然每次去到餐廳,剛一坐下來就開始問:「小姐,這裡有沒有甜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因為台灣夏天炎熱,故爺爺奶奶總是半年住在加拿大,半年回來台灣與我們同住,並且因著在家自學的關係,所以每半年我都有大量時間與爺爺朝夕相處。由於疾病在身,爺爺的情緒常常不是很穩定,不過我和家人早已了解並習慣了。

爺爺平常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電視,從早到晚,除了看電視,就是吃飯睡覺,偶而被我們催逼著和奶奶去散步。我學鋼琴多年,在家自學後每天幾乎都要長時間練琴,而鋼琴剛好就在電視機旁,所以常會需要與爺爺協調他看電視的時間。但他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前一秒鐘還說你彈我不看電視,睡個午覺起來後就大吼大叫「彈什麼琴啊!」搞得我一臉錯愕與無奈。

還有,家裡有個咕咕鐘,他每天必定會調時間三到四次,我彈琴時必須把它關掉,但是關了就有可能會吵上一架,他會說鐘就是要跑,停了怎麼可以呢?雖然我常常覺得很沒道理,不過我還是會順著他,畢竟我是他孫子,況且他又失智,應該要盡量尊敬禮讓他。

而他也很喜歡逗我跟我打架,其實他是因為愛我,所以想要捉弄我,雖說我已然比他高出一個頭了,他打架的理由永遠是「再不打明年就打不過你了」。雖然常常會被爺爺〝欺負〞,可是他的存在,讓我變得很開心,在家自學其實是比較孤單一些的,但是多了個整天會煩我的人,反而不會那麼的無聊乏味了!

我陪著爺爺走過大街小巷,在台北新北;在台中武陵山上;甚至日本沖繩的大街上。我們形影不離,雖然年齡和想法差距很大,他卻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有一年元旦前夕,爸媽帶著全家人開車去去武陵農場玩。在去武陵的路上,爺爺一直抱怨著:「開這麼遠幹嘛?」…我跟爺爺相處了很久,顯然知道他不喜歡坐車,只要是有一定的路程,他就會開始囉唆與不耐。

記得那次在武陵的山上,正值秋末冬初的時節,路旁的樹木在風中蕭瑟,葉子早已一一落盡。當時爺爺已經 85 歲了,身體依然非常健壯,我們一起走在有點寒氣的風裡,我的腳步不由自主地越走越快,明顯爺爺體力有限,愈來愈跟不上我。當我回頭看著低頭努力想追上我腳步的他,突然心中很感慨的想到,真不知道這種時光還能有多少次呢?真心祈願上帝能保守他健康長壽,可以多陪我們幾年。

第二天在豔陽高照的中午時分,我們全家漫步了一早上,都覺得又累又餓,於是拿出來一碗碗不同口味誘人之極的泡麵來當做午餐。結果爺爺一句話讓大家笑了半個下午:「這是什麼啊?」姊姊說:「那是泡麵啊!」「我沒有吃過啊!」爺爺差一點說他沒有吃過〝麵〞。結果吃完之後爺爺讚不絕口,一直想要再吃一碗,但到了晚上,他竟然問他中午到底吃了什麼。

在好笑的當下,我更多的其實是傷心與害怕。大部分的老人家都會經歷失智這種症狀嗎?如果在慢慢地遺忘了當天吃了什麼,那會不會也開始遺忘身邊的親戚朋友們呢?我曾經去養老院做過志工,看見許多不到爺爺這個年紀的,都已經呆滯遲緩,甚至多半不良於行,許多長者已經躺到了無法再翻身的輪椅或病床上,那些畫面真的是讓我難以忘懷。

於是我回頭望著爺爺,耐心地回答他說:「我們吃泡麵啊!」很高興也很感恩爺爺雖然失智了,但身體仍舊那麼的健朗。

對於爺爺來說,他好像特別喜歡跟別人講話,像是吃飯時發現旁邊桌的也是退伍軍人或是退休官員,他總會湊上去跟他們主動攀談一下,但別人卻未必聽得懂他的話。因為爺爺雖是福州人,但又不是在那裡長大的,他有比較特別的口音,其實從小我一直不太清楚他在說什麼,後來才慢慢的習慣,可以聽懂明白。

爺爺常常會默默地坐到我旁邊來,然後說:「我好喜歡你」,霎時我心裡是百感交集,或許覺得身上被他撫摸有一點不自然,但又覺得好開心,我有個那麼愛我的爺爺。

我對於爺爺,就是一個他很疼愛的孫兒。而爺爺對我的感情,就像是太陽,距離雖然感覺很遠,不過他卻天天溫暖著我,也給這個家帶來溫暖。他回加拿大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很不適應,沒有個喜歡整天煩我的爺爺,沒有一張逗趣又幽默的笑臉,少了一個雖愛抱怨但很有喜感的爺爺,家裡一下子清靜許多,我卻因此感到想念,想念那個一直愛我的爺爺!

爺爺雖然脾氣沒有很好,頭腦也開始糊塗,不過他大多用笑容去迎接新的事情,常常在氣氛沉重的狀況下給大家歡樂。可愛的爺爺,你永遠是我們家最重要的一份子,你帶來喜樂在這個家庭中。每次看著你的背影,想起你曾經背負的重擔,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稍微有些駝背了,但你要知道,即使你已經失智了,卻永遠都是我的力量,我愛你爺爺!

佳作 蔡欣妤_可愛的爺爺阿嬤

我們每天都在學校讀書,而書本身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它是世人自身得來的經驗,用書寫的方式傳達給我們,可是我們無法深刻去了解世人的想法,讓我覺得有點死板,但是我的爺爺、阿嬤卻是用互動的方式來傳達給我,像是一本有趣又生動的圖畫書。

爺爺、阿嬤常教導我許多待人處事的道理,在我還小時,爺爺常告訴我:「有捨才有得,要先對別人笑,別人才會對你笑。所以阿妤看到人要主動問好」,因此,我遇到鄰居就會笑容迎人、打招呼,常常有人誇獎我很乖或有禮貌,爺爺、阿嬤就會露出開心像沾了蜜一樣的笑容,也因為如此,我們一家人和鄰居關係相處融洽,會互相幫忙。爺爺還說:「要時常說好話、做好事,看到別人有困難,要主動去幫忙」,在公車上若遇到老人家手上提著大包小包,或推著嬰兒推車的媽媽,爺爺看到會主動協助他們上公車,因爺爺的熱心助人,我們都變成里長的小幫手,只要里長請我們幫忙,我們都會努力做好,比如住在離家不遠的鄰居,因為高齡所以我都叫他阿祖,他需要照顧一歲的孫子,還要做許多家事,我覺得很辛苦,所以我會去幫忙照顧他的孫子或者去洗碗。爺爺、阿嬤還說:「寧可別人負我,不可我負別人」,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自己吃虧一點點沒關係,但是不要去做一些會傷害他人的事,不然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我出生時體重未達標準,爸媽說:「當時不知如何照顧我,是阿嬤整天在我身旁既耐心又細心的照料我。有一次我哭鬧不停,阿嬤手忙腳亂的幫我換尿布又泡奶粉,導致被熱騰騰的水燙到」,聽到這裡,我的心揪了一下,是外婆的呵護,我才能平安健康長大;爺爺也是,媽媽說:「我讀幼兒園時生了一場大病,爺爺當時在外和朋友聊天,聽到後便急急忙忙衝回家,帶著我跑遍所有醫院診所,神色慌張,看到醫生或護士就急忙跑去問:『我的孫女沒事吧?』,醫生被我爺爺嚇得不輕,趕緊幫我看看,幸好只是感冒引起的發燒,沒有大礙,只需住院幾天」。爺爺、阿嬤對我的好就像大海一樣,那麼多,那麼滿,我告訴自己:「長大後,誰都可以負,唯獨爺爺、阿嬤不能」。

我視爺爺、阿嬤為父母,因為有他們的照顧、教導、以身作則的好榜樣,才造就現在的我,所以我很珍惜有爺爺、阿嬤他們的陪伴,也時常想多多孝順他們。我覺得孝順其實不是一個很深奧的道理,它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可以從小養成,孝順也不是一件很花錢的事,它其實是一顆心,這顆心花再多錢也買不到。例如帶他們出去玩或運動、請他們吃飯、陪他們聊天等的家庭活動,或者主動幫忙做家務事,以適當的方式問候他們,學會體諒爺爺和阿嬤一直以來照顧我的辛苦,尊重他們的選擇,讓他們覺得溫馨、幸福。爺爺、阿嬤就像小說故事裡的主角,慢慢的學習經歷,再用與生俱來的智慧過生活,他們也有小說中擁有的情感,有對家人無私的愛,他們不只對家人影響很大,對別人也貢獻許多,而我現在長大了,該是我能有所貢獻的時候,不只有對爺爺、阿嬤擁有無私的愛,還有爸爸、媽媽及和我相遇的人,我都要幫助他們,讓他們覺得溫暖幸福。愛是一種傳承,而我的愛,來自祖孫間的薰陶,來自祖孫間的傳承。我要將這樣的傳承,延續給後代子孫,讓爺爺阿嬤的智慧,生生不息。

佳作 翁怡如_我的開心必須有你一起

那是去年盛夏,我與表妹在外婆家的回憶。

那是在寥寥無幾的山谷裡,充滿著我們笑聲的日子。

這身裝扮不為什麼,只為讓過著平淡生活的外婆有點小驚喜,只為逗逗年事已高的外婆開心。

外婆今天已經八十一歲了,身體還算勇健,雖然偶爾像孩子似的鬧鬧脾氣,但也像孩子似的對著充滿3c產品的年代有著滿滿的好奇。

但在只有她和幾隻狗兒的山上裡生活,雖然看似悠活,其實我知道外婆的內心卻夾雜著幾許的孤寂。

子孫們長大了,在外地生活、打拼,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會回外婆家團聚;才讓空蕩蕩的山谷不再只有蟬鳴和樹葉落下的合音。

在異鄉唸書的我,偶爾接到外婆的來電,聽著電話那頭的外婆用熟悉的客家話說:「如,我為了撥電話給你,打錯好多次。終於打對了!」我才知道,外婆想念我了,縱使一個老人家對著電話簿的一串數字是如此摸不著頭緒,即便是有打錯電話的機率,因為思思念念,所以外婆還是努力的嘗試,只為聽到我的聲音,只為告訴我天氣冷要多穿衣服、要記得吃飯、要好好照顧自己。我才知道,這是多麼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外婆在年輕時過著刻苦的日子,一個人是靠著偉大的母愛讓她日以繼夜的工作養大了七個孩子,省吃儉用的外婆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自己,每日每夜的工作,只為孩子的三餐只為孩子們的生活,這就是我的外婆,不曾喊苦不曾喊累,就算是受了委屈;我甚至不曾看過外婆掉眼淚,這就是我的外婆,如此勇敢、如此堅強的外婆。

時間流逝,小時總愛挨著外婆撒嬌的我長大了!可是外婆也老了,小時她是我的避風港,為我擋風擋雨不辭辛勞。現在換我當外婆的安全感,時時刻刻讓外婆擁有笑容,分分秒秒讓外婆知道她就算是年紀大了,也還有我們一直陪伴在她身旁。就算是外婆因為沒有按時吃藥而鬧脾氣;就算是外婆常常忘記量血壓也沒關係,我會一直一直叮嚀著外婆,讓她維持頭好壯壯的身體,等我有能力我要帶你去旅行!

佳作 陳心祈_你我之間

「阿嬤我回來了!」從小到大,我回到家都會這麼喊著,而阿嬤也總是親切的回應「歡迎你回來!」

在上幼稚園前我都待在阿嬤家,比起其他兄弟姊妹,我和阿嬤的感情特別好,也有專屬於我們共同的回憶。記得最深刻的是小時候阿嬤哄我睡午覺,我有時貪玩誤了時間,這時阿嬤就會開始數「三、二、一」,聽到阿嬤開始倒數,甫習得不多詞彙的我總是格外緊張,連忙放下手邊的玩具邊踉蹌地跑向阿嬤邊大喊著「不要數、不要數!」然後窩進阿嬤的懷裡睡午覺。

我的阿嬤是位師母,床邊有一本被翻得破舊的聖經,我常常看她戴著眼鏡或拿著放大鏡看著,自小到大從未改變。有時,她會跟我說聖經故事;有時,其他牧師會到家裡作客;有時,她會望向客廳掛的經文匾額「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隨著時間推演,我長大了,大多數的時間慢慢被課業佔據,和阿嬤相處的時間相對變少了。那時,我總是認為阿嬤和她的一切都會像客廳裡的匾額一樣,無論什麼時候去看,永遠都在那兒。而對當時我來而言,我並沒有不關心她,她重燙了頭髮我總是第一個發現,每天出門及回家時都會向她請安,每個禮拜天也會和她一起去教會。日復一日,我們就像太陽及月亮運行般規律的見面,但也僅止於見面寒暄罷了。

這樣過了好多年,直到阿公辭世,那個陪她走過一甲子的依靠頓時消失,偌大的透天厝空出了一大半,只有些失去主人的衣物與醫療用品和她處在一塊兒,接到噩耗後,她只是緊閉著雙唇,沒有在家人面前掉下一滴眼淚。在阿公入殮時,姑姑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直到阿嬤給她一個擁抱,她的眼淚便一顆一顆湧出,最終難過的哭紅了雙眼,而阿嬤僅僅是皺著眉頭,緊閉著雙眼,沒有講任何一句話,也沒有掉任何一滴眼淚。

事後我常在想,她其實比任何人想像的勇敢。作為母親,她堅強地為子女撐起一把保護傘;作為師母,她親切的關心會友的近況;作為祖母,她能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另一方面,也是在阿公辭世後,我才明白,也許她並不會如同客廳的擺設般一成不變,也許,她也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我開始學著珍惜這份親情,開始試著和她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夏天的夜晚,擺幾張椅子在門外,隨興的和阿嬤聊聊天;冬天的夜晚,切一盤水果,和她窩在客廳裡看電視。我開始邀請她進入我的生活,不論是參加我們班的成果發表會或是社團的聯合展覽,也分享我的心情,把開心的事、擔心的事都跟她說,而她也會予以回應。

高中時,在一次禮拜後,我怯怯地問阿嬤是否願意去看攝影社的聯合展覽,她欣然答應了。那天,她穿著紫色的洋裝,帶著肩背包,一貫的端莊的穿衣風格是我再熟悉不過的了,但不同的是,那天的她不像是之前我所見的樣子,她像個小女孩,緊緊握著我的手,又像是第一次進到教室的小學生,羞澀得不敢隨意在展場走動,於是我們牽著手逛完整個展場,討論著最喜歡哪幅攝影作品;轉瞬間,我突然覺得她變得像是朋友般親切、沒有距離感,是那種讓人忘記原有關係的親密。

現在我離開家鄉到大學讀書,貼了一張家族合照在宿舍的牆上,雖然不能常常回家,但每天回到宿舍就可以看見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樣子,便感覺到一陣幸福。而當我每個月抽空回家時,總會期待我在大喊「阿嬤我回來了!」後,她仍會大聲地回應「歡迎你回來!」然後放下手邊的事,穿著拖鞋出來迎接我回家。

在不到二十年的日子裡,細細品味著每個階段,都可以看見她對我們的用心及愛心,而我也相信,她的愛是像那本聖經以及那塊匾額所寫「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並且永不止息的愛!

佳作 李達緯_阿嬤的故事,生命的河

我曾經是照片裡面的那個小男生,那個在阿嬤面前無邪的、天真的小男生。生命從山谷中發源,而光陰像滔滔的河水,向下游流淌而去,開展出迤邐繽紛的世界。見歷愈多了,生命彷彿也變得厚重了,那個曾經輕穎開朗、發自心底的燦笑,似乎也被凝重的生活,從記憶中,壓得漸漸模糊了。

從小我和阿嬤的感情就特別好,放學以後,就常常拉著阿嬤的手,從爸爸工廠的後門溜出去,走好長一段路,買一盒有多種口味的烤饅頭,酥脆的外皮和恬甜的內餡是童年最美好的滋味之一,而那已經完全是屬於兒時的味道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一盒十顆的烤饅頭確實要價不斐)。還記得有一次父母親大吵一架,有一位長輩問我:「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了,你以後要跟誰啊?」,我立刻回答:「我要跟阿嬤!」或許是這樣朝夕相處培養的情感,讓我即使在人群中是個羞怯內斂的人,只要一到了阿嬤面前,就能完全的卸下矜持的武裝,展露出那個真實無欺的自我。

然而時光的河往海面奔去,河面看起來是變寬廣了,生命卻變得淺陋。長大以後,腦袋裡多了好多煩惱,那些生命的純真也被擠到角落,而無地自容了。阿嬤那些陳年的故事像錄音機一遍一遍的撥放,漸漸聽得膩耳了;那些叮嚀也似乎成了舊時代裡的規條,早該被塵封在地底下。生命表面上似乎變得更豐厚,但卻少了那麼點體貼和溫柔,和一顆虛懷若谷的心,能夠去承接舊故事裡的老靈魂。有時候阿嬤又回憶起陳年往事的時候,甚至不願對到阿嬤的眼神,惟恐讓她以為我們聽的津津有味,又要再重複一次這個故事;當阿嬤的故事隱沒在眾人的聊天聲以後,我就更不敢看她的眼神了。雛鳥長大了,想要背著巢,翱翔遠離生命的起點,當我能擁抱天空時才發現,這世界最柔軟的被窩,還是兒時的巢,還是童年時阿嬤的雙臂。

時間翻滾,水流捲起了細沙,大河已經流進了大海,那生命還能回到原初的模樣嗎?生命或許不能逆流,卻能把握當下身旁的花花草草,那些野花的香味,都是生命裡,最閃耀的星辰。即便現在我已經離家求學,所幸我的阿嬤還健在,下次回家,我要拉起她的手,讓她再說一個,她生命裡最純粹的故事。

佳作 謝泓原_傳情到天國

那天夜裡,你悄悄離開了我們。

我的世界,彷彿在那刻停止。

腦海裡所有圍繞的,不是未來。

而是充滿回憶的過去。

父母親有事不在,總是你陪在我們身邊。

逛市集,心中想著的總是我們要什麼。

參與我大大小小才藝表演會。

無論今天的表現是100分,還是50分。

你永遠支持,永遠鼓勵。

教導我打桌球,講故事給我聽。

贊助家族旅行費用,

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一起遊玩台灣。

我一天天長大,你也一天天的年老。

歲月的流逝,讓你越來越像個嬰孩。

處處要旁人協助。

該是好好孝敬、陪伴你的時候,

心中卻感到無所謂甚至有些厭煩。

總覺得生活中擁有的一切,都很理所當然。

上帝將你帶走,會許是要我學會珍惜吧!

當我帶著鮮花來到你下葬的花園,

我獻上的不只是花朵的美麗與芬芳,

更是我心中無盡的感謝與懷念。

我將這份情傳到天國,

相信在天上的你收到了!

露出慈祥的微笑看著我們!

評審特別獎 黎霏_祖孫情深意念相投

我的阿公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他,他不但有趣,,而且還很有智慧,他雖然很老了,卻還是像個小孩子一樣的充滿活力。

我覺得他很親切,因為不管做什麼事臉上都會帶著慈祥的笑容,就算被罵也是如此,他常常叫我要跟他一樣當個樂觀主義者,這就是他有趣的地方, 另外,我們祖孫兩人也有許許多多臭味相投的地方,例如:我們都喜歡吃酸梅、我們都喜歡在綠地上奔跑、我們都喜歡看偉人傳記、我們都喜歡聽相聲等等。

我真的很愛我的阿公,總希望他可以活久一點,活健康一點,我希望阿公能永遠陪在我身邊,我也希望長大後能和阿公一樣讀臺灣大學、有好的學歷,我要向我的阿公學習。

網路最佳人氣獎 朱雲琦_從來不曾離開過

那是五年多前爺爺癌症剛復發住院的時候,那時的我國中二年級。

我印象中的爺爺很幽默、很有趣,他很愛唱歌,記得以前練琴時,他總會在旁邊跟著哼唱,他也喜歡拿著相機到處拍照,六十多歲才開始學用電腦,但學不久後便可以到孫女的部落格留言;他很愛他的家人,總是願意為了我們付出他最好的一切;他很勇敢,在人生最後一段時間中,即使面對各種病痛的折磨仍然選擇仰望神、相信天父始終陪伴他。

爺爺在五年前先去找天父爸爸了,那時也是四月。五年過去了,當時國二的小女生如今也進了大學,生活變得比以前複雜許多,感覺多懂了些什麼卻也失去了些什麼,有時難免因為忙碌暫時不小心忘了爺爺以前的那些事,而每當我再次回想起他曾在我生命中留下的種種,好像總能給我一股力量,激勵我成為像他那樣勇敢而溫暖的人,尤其是他在病床上的見證。

其實爺爺他從來不曾離開過,只不過現在是以不同方式繼續陪伴著我、影響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