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pdf檔

【家庭幸福窩】

言語

文雅怜(佳音電台「給你幸福」節目主持人)


又到了香甜如蜜的芒果產季!芒果,我完全沒有抵抗力!小時候看著母親將外皮去掉後,一片片削著黃橙橙的果肉放置在玻璃盤上,吩咐我拿到客廳跟其他家人一起分享。看著盤內的有限,望向母親口中吃著的大大果核,心想:「真不公平!留下好多給自己喔!」那時的社會,還不流行對父母心直口快,所以雖然心中叨唸著,卻也不敢從口中「嗆聲」出來。

言語,基本溝通工具

語言,最基本的溝通工具之一。雖然根據調查,人與人的溝通中有60-90%的溝通是在於非語言,然而語言直接的傳遞力,仍是我們主要接收對方訊息的管道。小時候,大人們常訓誡小孩:「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子有耳、無口」。

走出家庭到了學校,我們鼓勵孩子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從演講、朗讀,話劇,到辯論的各種比賽,其實都是訓練我們如何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甚或是更具影響力的表達自己的論點。語言,如何快、狠、準的達到目標,讓自己贏得談判,不吃虧,成為很重要的指標。


言語,切勿口舌之快

然而,大多的人際互動不是在談判桌上,也不是在演講的舞台上。日前看到一篇報導,網路業者票選夫妻、情侶間十大地雷話,前五名分別為:「再也不想見到你」、「你去死一死好了」、「胖成這樣我帶不出門」、「你又賺不了多少錢」、「你是跟你爸媽學的啊」。當「口舌之快」成為我們被訓練的第一反應時,我們以為贏得了氣勢,卻可能失去了真正為我們生活付出的人。

賣博士雞排的宋先生,因專長為法律,凡事講理辯輸贏。面對他的前妻離婚前說:「你說話傷人不是傷皮肉,而是傷到骨」時,他才明白過去讓妻子彷彿生活在「法庭」當中。說話贏了,卻失去婚姻,讓他如今很後悔。


言語,表現信任態度

透過語言,我想不單是溝通著一個事件,也溝通著:雙方是否彼此信任?溝通著:在不同的觀點裡是否仍然可以被尊重?溝通著:即使有錯誤是否仍然可以被愛?

好父親(Better Dads)訓練課程的創辦人瑞克.強森(Rick Johnson),鼓勵妻子透過實際的言語激勵丈夫,不論是表達感謝、讚美,或是在親友面前維護丈夫的形象,這些都是敬重丈夫的表現。「尊敬是妳給他的禮物,不該取決於他的表現如何。如果是取決於表現就不叫尊敬,而是回饋」。關係反之亦然。家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不是因為年齡或時代用語是否改變,而是回到我們是否願意把「語言的尊重」成為禮物,送給在我們身邊的這個人。


言語,能載舟能覆舟

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 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言12:18)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1)

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 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言17:28)

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言29:20)


近代心理學發現,在怒氣中對自己喊:「暫停一下」的認知,可以提高對自我的覺察,也較容易跳脫自己過去慣性溝通的模式。我稀奇過去握有生殺大權的智慧君王—所羅門,他的一句話在當代何其有力,竟如此謙卑記錄著許多和言語相關的智慧箴言。我提醒著自己,別忽略了言語的殺傷力,有時安靜,可能更顯智慧。

現在回想,還好小時候有一份對長輩禮數的限制!現今輪到我切著芒果,跟自家裡的大小一起分享。切著芒果,總覺得裡面的果核變小了。果肉讓孩子們端去餐廳享用後,我學著母親在廚房吃著果核包覆的果肉,不禁笑了出來:原來被自己騙了,根本沒什麼果肉,倒是吃了一嘴的卡牙纖維!從餐廳傳來孩子們:「媽媽,謝謝妳幫我們切水果!好好吃喔!」這句話,比盛產的芒果更甜!


(文雅怜主持的「給你幸福」節目,每週一、二、四、五16:05-17: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