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的票房今年初超過2億,為國片再創佳績。原本以為本片是歷經風霜的中老年人才特別有感觸,未料就讀台北學歷史系三年級的學生張念存,剛年滿20歲,她平時對避之恐不及的「死亡」心生恐懼,居然因近半年內有長輩過世,身為基督徒不得不面對民間信仰的喪葬儀式,雖然繁瑣,但是她從自己所學的「歷史視角」,探究在親人死亡後,尤其是亡者的配偶或直系血親,理解「撫平」親人死亡的傷痛,需要「時間和儀式」療傷。同時,對於針對片中林秀英(陳淑芳 飾)和丈夫(龍劭華 飾)在婚後數十年,就在丈夫過世之後,揭露了許多平時「不可說的秘密」,一路走來的恩怨情仇,可否在家屬辦理喪葬儀式中,是「彌平」或「加深」恩怨情仇?晚輩是否要帶者上一輩「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複雜關係,繼續延綿不止恩怨情仇嗎?片中獨自扶養三個女兒的林秀英內心埋藏的怨懟可想而知,但她最後放下自己「孤單的滋味---孤味」卻做了「異於常人」的抉擇,秀英感恩以往照顧她有名無實丈夫的「蔡小姐」,給她喪禮中最崇高「未亡人」的身分,林秀英的這份心胸氣度,就是本片最令人動容之處。 張念存從年輕人的角度能如此深刻體悟「孤味」家人關係的面面觀,實屬難得。她導讀「孤味」分別從下列數點說明: 1.接觸和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電影最出乎意料的部分--原本想像中的電影是如何,看完後發現是如何? 2.電影中最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為什麼? 3.最欣賞的角色/覺得和自己最相近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