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幼罹患小兒麻痺,7歲前的蔡石坤無法站立行走,只能在地上爬,他也因此感到自卑。國小5年級之前,蔡石坤一直待在彰化的喜樂保育院,住在保育院的期間,蔡石坤不僅學會用拐杖走路,看到還有這麼多人需要幫助,更讓他覺得自己身體上的障礙不算什麼,遇到挫折時應積極面對,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10年前,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蔡石坤曾經在台北萬華夜市賣口香糖,當時他的生意並不好,看到隔壁攤位的爺爺賣手工編織蚱蜢生意不錯,於是他趁爺爺專心編織蚱蜢時,觀察編織的技巧,蔡石坤打趣地說:「被我偷學起來了。」學成之後,他轉到士林夜市販賣,沒想到生意不錯,一晚可以進帳一、兩千塊,自此蔡石坤便踏上手工藝品之路。
「有呼吸就有希望!」蔡石坤以這句話鼓勵自己和他人積極面對人生。無論是像蔡石坤一樣獨自經營,或是透過庇護工場的協助,身心障礙者普遍都有心工作,但是跨過了身心上的障礙,仍然有現實層面的問題需要社會一起解決。機關團體的行銷推廣,以及民眾的接納與購買,都能讓他們對工作更充滿熱情、對自己更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