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線上收聽 廣播節目表 節目精華區 佳音出版 支持佳音 社群網站 下載區 主持人 佳音新聞聯播網 關於佳音 連絡我們 線上客服 設為首頁
線上收聽
經典音樂網 佳音現代音樂網 羅東電台 佳音電台 桃園 FM 104.3

WebApp 說明 app store Google Play
[ ]
RSS L FB
首頁精華節目優秀是教出來的
新聞 節目
如何教養出道德小孩(一)如何讓孩子內化父母的教導 2020-11-16 parenting 067
優秀是教出來的 - -
---- - -
- -

II. 3-9歲兒童期教養重點 #34,如何教養出道德小孩(一)如何讓孩子內化父母的教導

在這段兒童期很重要的教養是讓孩子在生活各方面都能養成相對應的品德。
有句話說,養成習慣的品德稱為美德,這人不是有時這樣,有時那樣,前後不一,而是無論在任何情境,都會有一致的對應態度。美德不是靠爸媽的嘮叨生出來的,美德是在實際生活環境日積月累的塑造出來的,但父母有導引、教導、示範、鼓勵和糾正的教養責任。

那麼,教養出一個有品德的孩子,父母當作些甚麼? 從本集開始,將分享一本絕版老書 “如何教養出道德小孩” (Michael Schulman & Eva Mekler合著)

養成品德,第一基石是讓孩子內化父母的教導。內化就是孩子接受父母的教導及命令,並將其化為自己的信念,就能進一步依據內化的原則管理自己的行為。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把父母的教養內化到心中呢?

1. 給予清晰的規範及理由
指令要明確,孩子要做甚麼行為? 理由是甚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甚麼益處,對別人有甚麼影響? 父母時常以處罰或恐嚇來讓孩子順服,這樣,孩子的聽話動機是出於害怕責罰,或討好父母。這樣,規範不會成為他所認同和接受的,他只是被迫行為。孩子必須從心裡明白並接受這行為標準,心中才會響起我應當這樣做才對的信念。

2. 對孩子解釋一個行為的兩面影響:
這樣做,對自己和別人的好處,及不這樣做,對自己和別人的影響。所有的美德都是以為人著想作為出發點,例如守時、負責任、有禮貌、尊重人等等無一不是。

3. 訓練孩子有同理心,對他人關懷
如果只命令孩子一個行為,或是告訴他要替別人著想,都不足以讓孩子遵守界限,他會質疑為什麼總要為別人著想。孩子還須要培養出同理心,才能換為思考,了解別人的感受。同時,訓練孩子,時常檢視自己哪裡影響妨害到別人,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才能日日累積善行。

4. 父母自己要先示範,並且教養的標準有一致性
父母若是沒有榜樣給孩子看,孩子沒有仿效的對象,只有口頭命令還不足以養成品德。爸媽昨天、今天與明天的標準都要一致,父母家中的長輩的標準也要一致,否則會讓孩子困惑,並有機會操縱容易妥協的長輩。

5. 溫和堅定的堅持
孩子很知道父母是否能堅持原則,缺乏堅定意志的父母,孩子的自我中心、會使他用各種方法讓父母妥協,逃避規範,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妥協。

6. 謹慎避免操弄孩子的過度罪惡感與羞恥感
孩子犯錯時,父母過度的責罵與責罰,會無意中過度的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與羞恥感。有時父母的責罵好似孩子完全是壞孩子,而不僅是做錯一件事。孩子犯了錯需要認錯,但對父母的愛仍需要有安全感。唯有在愛中堅持原則,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父母的規範。

7. 改正原則
孩子要事先知道,錯誤行為會帶來甚麼後果? 未告知就處罰是不公,告知了,就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後果,他無話可說。
糾正錯誤未必須要嚴重責罵和責打,事先解釋理由並告知後果,如果還是犯錯了,就需要好好談談為何知錯犯錯? 並接受已經事先講好的後果。改正的目的不是處罰,而是讓孩子知錯改錯。在父母溫和堅定的協談後,並執行後果,孩子知道父母是認真的,也知道犯錯是不自我管理。這樣的改正方式,使孩子受到尊重,知道自己的責任,必然越加警惕,自律的意識就增加。

我要分享:
播放節目:


Windows Media Player 線上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