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線上收聽 廣播節目表 節目精華區 佳音出版 支持佳音 社群網站 下載區 主持人 佳音新聞聯播網 關於佳音 連絡我們 線上客服 設為首頁
線上收聽
經典音樂網 佳音現代音樂網 羅東電台 佳音電台 桃園 FM 104.3

WebApp 說明 app store Google Play
[ ]
RSS L FB
首頁
新聞 節目
原住民的水.故事
-------------------------------
佳音廣播月刊 2018-08
目錄
高介仲 從流淚谷到泉源地
程大洲 魯蛇變贏家
原住民的水.故事
你是溫柔爸或鋼鐵爸?
孩子蒙福的五個存錢筒
祖孫歐遊記
雲上的太陽
魏海敏 她和她們
佳音播音室
夫妻財產制~門當戶不對,夫妻財產 ...
溫情一線牽 世界大不同
請領臨時牌照要注意事項
 

專欄:台灣水故事

原住民的故事

應靜怡(佳音電台「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主持人)

 

水,在原住民的眼中,是自然物質,供人們吃喝耕種。水,不該也不會屬於任何人所有,它是一種共享的自然供應,屬於天地萬物一起擁有,是大家可以和諧共存、一起活下來的觀念。

 

原民.水.故事

臺灣原住民部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水故事,許多是將洪水描述成巨大猛獸般的攻擊住民,而住民群體或其中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想出辦法,奮力對抗,最後救了大家,也救了山林。甚至將洪水的故事編成歌謠,老祖母唱給孫兒們聽,就這樣口耳相傳,使老祖宗的智慧留存。

但是故事並未結束,在洪水神話之後,不少的族人認為他們是「順著神」的引領,在某些地點建立部落,例如鄒族在楠梓仙溪、曾文溪、清水溪、陳有蘭溪流域,河川台地上建立部落。而這些「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地點,也的確讓原住民世世代代安居樂業,直到如今。只是近年氣候變遷迅速,各國的水土山林面對暴雨、長旱、更大且更快的溫度與濕度變化,致使過去安全的地方,現今不再保證絕對沒事。

過去原住民是以行水狀況選擇居住地,離水不遠,但是又不會在風雨中遭水患;相對來說,漢人通常是以「交通便利程度」、方便經濟發展,做為篩選居住點的條件。但是即使是平地,如果不注意地勢高底、水流方向,還是會遭遇洪水侵襲。這些選擇居住地點的考量,可以參考先民的智慧,跟自然互動的智慧,讓大家多一分安全。

 

浪漫vs.實際

原住民心中對水的看法,是一種需要用時才取的觀念,而且是需要多少取多少,不會單為了屯積而屯積。他們認為水本來就是流動的,不應該將其阻隔;倘若逆勢阻隔,就必會對大自然產生不好的影響。並認為河川是集體財產,是大家共同擁有、使用的自然資源。這觀念使得山林、樹木、動物生態得以永續。

但是漢人對水的觀念類似財貨,可以自家人使用,也可以經由一些方式由他人那兒獲利。例如:賣水,並不浪漫到相信大家可以共享,過去搶奪水量分配的武力行為時有所聞。現今世界的水源大戰更是層出不窮,挑動國與國之間的神經線,也看見強國進入管控弱國水權,大肆取用,其中被管轄的不乏是純樸、低度開發、擁抱「有水共享」觀念的當地原始住民。當今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觀念與事實?哪一個才是真的實際又永續的用水觀念?

 

樹木、魚兒怎麼說?

原住民的空間概念包括獵場、漁場、林場、耕作地整體的生活領域,他們只獵取足夠食用的數量,對水,也是如此的概念,確定大家有水可用,但是絕不將溪河水用盡,事實上,還刻意保留大部份水給其他生物利用,了解這個生態環境中不是只有人類要用水而己。至於誰「擁有」某河段,其實是一個獵場、漁場的優先概念,偏向於「管理責任」。

不但在耕作地不會將水用盡,也要留意附近自然生長的樹木是否有足夠水源,類似是一種「看管」山林樹木的工作。原住民世代相傳的智慧,包含在找水時,懂得先觀察植物生長與分佈狀態,依照這樣的「線索」去找到水源。植物與水對他們來說是連在一起的,「保樹」以利「保水」。

 

水故事.直到永遠

曾幾何時,我們生存空間受到嚴重侵害,水源備受脅害,似乎千百年的核心價質,「水文化」、「水故事」的人性價值,在短時間內也快速瓦解消失。不少覺醒、抗議表達的不只是生存權的爭取,更多是一種擔憂一切永不能修復的沉重。漢人與原住民若攜手,相信復育工作可以更順利進行,也讓台灣更快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當有一天我們再次空拍台灣山林水脈時,希望看到的不再是一條一條的傷痕,而是一片一片經由淨水滋潤的翠綠,符合「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精神,讓台灣生態系中的一切動植物皆能永續!

(游進裕、應靜怡主持的「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每週六0905-10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