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庭】
《孩是要冒險》和你來聊聊
到底零食可不可以吃?!
吃零食這件事真的非常難拒絕,有時候下課後肚子好餓就想吃個點心,吃完飯後會想來個甜點,等等看電視又想來一包洋芋片,尤其台灣又是手搖飲王國,炎熱的夏天可是很難拒絕一杯清涼的飲料,日常生活中零食取得非常方便,但點心和零食到底可不可以吃?又該怎麼吃?
《孩是要冒險》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小來賓易辰、易澍來分享,身為國小學童,他們也抗拒不了零食的吸引力,但他們在選擇零食時,媽媽會教他們先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雖然想吃,卻可以選擇比較健康、成分簡單天然食物,例如少鹽的洋芋片。孩子們也分享雖然喜歡吃甜食,但更願意等待媽媽預備的點心,因為:「用煮的點心都會特別好吃,所以就算下課回家很餓,卻會趕快問媽媽今天晚上要吃什麼,然後等待媽媽為他們預備的食物。」
大來賓喵老師(姚力菁老師) 曾經是醫檢師和小學教師,長時間耕耘學校飲食教育的她表示:我們都很難避免吃零食這件事情。尤其是電視上五花八門的零食廣告,更讓人難以拒絕。孩子在學校,有時也會互相討論廣告的內容或分享自己最近剛吃過的新點心,也變成一種人際的交流,但當我們吃下某些零食覺得好辣、好鹹、好渴,就又想喝點飲料把味道蓋過去時,反而越喝越渴,因為飲料裡的糖分多是精緻糖,長期吃零食的結果對孩子身體造成許多傷害,像是肥胖或是注意力不集中。
喵老師也喜歡吃點零食,但在選擇上會以成分簡單、少糖少鹽為主,若是選擇麵包類,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預備小一點的餐包,當然也可以在冰箱事先預備好水果,以小盒分裝方便孩子食用也能控制份量。夏天時可以在冰箱預備甜湯,例如:綠豆湯、冬瓜茶或是優格搭配蜂蜜,雖然是甜食,但因為是原型食物,會比手搖飲的選擇來的好,當然現在有許多微波食品也多是原型食物,這些都是方便的好選擇。
在忙碌的生活中,便利帶給我們更多元的選擇,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決心,讓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為吃原型食物的好習慣。零食不是不能吃,但我們更需要學習成為聰明的消費者,知道自己在吃什麼以及吃下去對身體的影響,讓我們可以吃得聰明,吃得健康。
(整理:凱西。本文整理自Kathy主持的「孩是要冒險」節目,每週一16:05-17:00播出)
|